“含生盡陸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含生盡陸沈”全詩
有物先天地,含生盡陸沈。
伐山成大廈,鼓橐鑄祥金。
三尺無弦木,期君發至音。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高子勉十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高子勉十首》是宋代文人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鑿開混沌竅,窺見伏羲心。
有物先天地,含生盡陸沈。
伐山成大廈,鼓橐鑄祥金。
三尺無弦木,期君發至音。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高子勉的激勵和贊美之情。詩中借用了伏羲創造世界的傳說,描述了通過鑿開混沌的洞竅,窺見伏羲的智慧和心意。詩人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著先天的規律和內在的道理,它們包含了生命的生成和沉淀。通過伐山修筑大廈、鼓橐鑄造祥金的比喻,詩人表達了對高子勉的嘉獎和鼓勵。最后,詩人以三尺無弦的木器為比喻,期望高子勉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華,創作出至高的音樂之作。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富有想象力和深意。伏羲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被認為是人類的始祖,他創造了八卦和文字,開創了文明。詩人借用伏羲的智慧和心意,表達了對高子勉的贊賞和期待,希望他能夠通過自己的創作,揭示世界的奧秘和人生的價值。詩中的大廈、金鑄等意象,象征著追求卓越和成功的努力,鼓勵高子勉在自己的領域中不斷超越自我。最后的三尺無弦木象征著高子勉的音樂才華,期待他能夠創作出引人入勝的音樂作品,使人們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整首詩詞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而富有哲理,展現了黃庭堅的聰明才智和對文學藝術追求的熱情。通過伏羲的傳說和比喻,詩人表達了對高子勉的贊美和期望,同時也啟發了讀者對人生意義和追求卓越的思考。
“含生盡陸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gāo zi miǎn shí shǒu
次韻高子勉十首
záo kāi hùn dùn qiào, kuī jiàn fú xī xīn.
鑿開混沌竅,窺見伏羲心。
yǒu wù xiān tiān dì, hán shēng jǐn lù shěn.
有物先天地,含生盡陸沈。
fá shān chéng dà shà, gǔ tuó zhù xiáng jīn.
伐山成大廈,鼓橐鑄祥金。
sān chǐ wú xián mù, qī jūn fā zhì yīn.
三尺無弦木,期君發至音。
“含生盡陸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