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言黃沙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言黃沙磧”全詩
皇明燭九幽,湔袚用神兵。
誰言黃沙磧,矢盡鼓不嗚。
至今門下士,落涕為荊卿。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劍埋豐城獄,氣與牛斗平。
皇明燭九幽,湔袚用神兵。
誰言黃沙磧,矢盡鼓不嗚。
至今門下士,落涕為荊卿。
中文譯文:
劍埋在豐城獄,威勢與牛相平。
皇明照亮九幽地獄,湔袚穿戴神兵。
誰說黃沙的戰場,箭矢盡頭鼓聲不停。
直到今日門下士,為荊卿落下眼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作為回答魏道輔寄來的信件而創作的。詩中描繪了一個英雄壯志的場景,表達了對忠臣荊卿的懷念和贊頌。
首先,黃庭堅用劍埋在豐城獄來形容荊卿的英勇和威猛。劍是武士的象征,劍埋在獄中表示荊卿因為忠義而被囚禁。"氣與牛斗平"則是說他的氣勢和牛一樣強大,平等對抗。
接著,黃庭堅用"皇明燭九幽"來形容荊卿的崇高和光明。皇明指的是皇帝的明亮和威嚴,燭九幽表示照亮了九幽地獄,也暗示荊卿的高尚品德。
然后,湔袚用神兵表示荊卿身上穿戴著神圣的戰袍,象征他的英勇和不屈。"誰言黃沙磧,矢盡鼓不嗚"表達了荊卿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決心,即使箭矢用盡,他的戰鼓聲依然雷鳴般響亮,不停地激勵士氣。
最后,詩人黃庭堅在結尾表示,即使到了現在,門下的士人們仍然為了荊卿而流下眼淚,對他的忠誠和英勇表示敬佩和懷念。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荊卿的英勇形象,表達了對忠臣的贊頌和懷念之情。黃庭堅以簡練而富有力量的語言,展現了荊卿的威嚴和高尚品德,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荊卿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詞充滿了英雄氣概和壯志豪情,是宋代士人對忠誠和英雄主義的贊美。
“誰言黃沙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dá wèi dào fǔ jì huái shí shǒu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
jiàn mái fēng chéng yù, qì yǔ niú dòu píng.
劍埋豐城獄,氣與牛斗平。
huáng míng zhú jiǔ yōu, jiān bō yòng shén bīng.
皇明燭九幽,湔袚用神兵。
shuí yán huáng shā qì, shǐ jǐn gǔ bù wū.
誰言黃沙磧,矢盡鼓不嗚。
zhì jīn mén xià shì, luò tì wèi jīng qīng.
至今門下士,落涕為荊卿。
“誰言黃沙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