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一樽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時一樽酒”全詩
渴飲南山霧,饑食西山蕨。
封狐托脂澤,眉頰頗秀發。
時時一樽酒,婆娑弄風月。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赤豹負文章,
歲晚智剞劂。
渴飲南山霧,
饑食西山蕨。
封狐托脂澤,
眉頰頗秀發。
時時一樽酒,
婆娑弄風月。
中文譯文:
紅豹背負著文章,
歲月晚年智慧犀利。
渴望飲南山的云霧,
饑餓時吃西山的蕨。
妝飾如同封存的狐貍,
眉宇之間流露出秀發。
時常舉杯暢飲美酒,
歡快地嬉戲于風月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黃庭堅在晚年時的心境和生活態度。詩人自稱為赤豹,意味著他背負著富有內涵的文學才華。他盡管年事已高,但智慧依然鋒利如劍。他渴望能夠享受到南山的云霧,感受大自然的清新與寧靜;而在物質上,他則滿足于吃些簡樸的蕨菜。
詩中提到的封狐和妝飾是一種比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追求和向往。封狐是指封存的狐貍,象征著詩人內心深處的純真和美好。而他的妝飾則流露出他的儒雅與風采。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經常享受美酒的場景,他在自由自在的環境中嬉戲,暢快地欣賞風月之間的美景。這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豁達態度和對快樂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黃庭堅晚年的心境,表達了他對自然與人生的熱愛,同時也體現了他對享受生活的態度,以及對文學才華的自信和追求。
“時時一樽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dá wèi dào fǔ jì huái shí shǒu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
chì bào fù wén zhāng, suì wǎn zhì jī jué.
赤豹負文章,歲晚智剞劂。
kě yǐn nán shān wù, jī shí xī shān jué.
渴飲南山霧,饑食西山蕨。
fēng hú tuō zhī zé, méi jiá pō xiù fā.
封狐托脂澤,眉頰頗秀發。
shí shí yī zūn jiǔ, pó suō nòng fēng yuè.
時時一樽酒,婆娑弄風月。
“時時一樽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