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拙可用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百拙可用過”全詩
小人蠹詩書,安樂北窗臥。
瓢空且乞飯,兒寒教補破。
機巧生五兵,百拙可用過。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明駝思千里,
駑馬怯負荷。
小人蠹詩書,
安樂北窗臥。
明亮的駝峰思念著千里之遙,
疲憊的駑馬害怕負重的荷物。
卑微的人玷污著詩書的光輝,
舒適安樂地躺臥在北窗之間。
瓢空且乞飯,
兒寒教補破。
機巧生五兵,
百拙可用過。
手持空瓢乞討飯食,
兒童寒冷中學會修補破碎之物。
機智巧妙地創造了五種兵器,
百種拙劣也能得以使用。
詩詞的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和他們在逆境中的堅韌與創造力。明駝思千里、駑馬怯負荷以及瓢空且乞飯、兒寒教補破等形象的描寫,反映了貧困、辛勞和困頓的現實。然而,詩人并未沉溺于絕望之中,他表達了小人蠹詩書、安樂北窗臥、機巧生五兵、百拙可用過的觀點。這些詞句意味著即使在貧窮困苦之中,人們依然具備著智慧和創造力,能夠通過各種努力和機敏應對生活的艱難。
賞析:
黃庭堅以簡練的語言,寫出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艱辛生活和他們積極應對困境的精神。明駝思千里、駑馬怯負荷等比喻手法生動地描繪了貧困和辛勞,而瓢空且乞飯、兒寒教補破等形象則表現了人們在貧困中的生活狀態。然而,詩人并未陷入絕望之中,他通過小人蠹詩書、安樂北窗臥、機巧生五兵、百拙可用過等詞句,表達了人們的智慧和創造力,以及他們在艱難環境中尋找生活出路的決心。整首詩詞既揭示了社會底層人民的困境,又表達了他們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積極奮斗的精神,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
“百拙可用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dá wèi dào fǔ jì huái shí shǒu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
míng tuó sī qiān lǐ, nú mǎ qiè fù hè.
明駝思千里,駑馬怯負荷。
xiǎo rén dù shī shū, ān lè běi chuāng wò.
小人蠹詩書,安樂北窗臥。
piáo kōng qiě qǐ fàn, ér hán jiào bǔ pò.
瓢空且乞飯,兒寒教補破。
jī qiǎo shēng wǔ bīng, bǎi zhuō kě yòng guò.
機巧生五兵,百拙可用過。
“百拙可用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