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支離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來支離疏”全詩
天地入喻指,芭蕉自觀身。
陳力則已病,征財又室貧。
古來支離疏,粟帛王所仁。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師厚病間十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師厚病間十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引鏡照清骨,驚非曩時人。
天地入喻指,芭蕉自觀身。
陳力則已病,征財又室貧。
古來支離疏,粟帛王所仁。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黃庭堅對朋友師厚的病情表示關切和慰問之情。詩人以引鏡照骨的方式,驚嘆師厚的變化,感嘆他已經不同于過去的人了。天地之間的變化成為詩人寓喻的對象,而芭蕉則是自覺地觀照自身。詩人提到自己陳舊的體力已經有病痛之苦,同時還有家境貧寒的困擾。最后,黃庭堅以古代王者王粟帛的仁德,對師厚表達了自己的關切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朋友病情的描寫,展現了詩人黃庭堅對友情的真切關懷。詩中的引鏡照清骨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師厚變化的驚訝之情,也體現了人隨時光變化的無常。天地入喻指,芭蕉自觀身,詩人通過對天地變化和芭蕉自覺觀照的描繪,寓意自省和體察自身的狀態。陳力則已病,征財又室貧,這兩句表達了詩人自身的困境,也是對師厚的同情和撫慰。最后一句,提到古代王者王粟帛的仁德,意味著詩人對師厚的關心和希望,希望他能夠克服困難,恢復健康。整首詩情感真摯,抒發了詩人對友情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社會關懷和對人情世故的思索。
“古來支離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hī hòu bìng jiān shí shǒu
次韻師厚病間十首
yǐn jìng zhào qīng gǔ, jīng fēi nǎng shí rén.
引鏡照清骨,驚非曩時人。
tiān dì rù yù zhǐ, bā jiāo zì guān shēn.
天地入喻指,芭蕉自觀身。
chén lì zé yǐ bìng, zhēng cái yòu shì pín.
陳力則已病,征財又室貧。
gǔ lái zhī lí shū, sù bó wáng suǒ rén.
古來支離疏,粟帛王所仁。
“古來支離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