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自生百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浪自生百憂”全詩
古來不識察,浪自生百憂。
三月楚國淚,千年郢中樓。
無因杭一葦,濁水拍天流。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賦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八韻寄李載》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八韻寄李載》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雪非眾聽,夜光忌暗投。
古來不識察,浪自生百憂。
三月楚國淚,千年郢中樓。
無因杭一葦,濁水拍天流。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黃庭堅對于當時社會局勢的憂慮和對友人李載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歷史典故,表達了作者對時局動蕩和朋友離別的痛苦感受,同時也抒發了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之情。
賞析:
該詩的開頭兩句寫道“白雪非眾聽,夜光忌暗投”,通過對雪和月的描述,抒發了作者對于時局的憂慮之情。雪和月在傳統文化中常被用來象征純潔和光明,而這里作者卻表達了它們無法被人們所傾聽和接納的遺憾。接著,作者提到“古來不識察,浪自生百憂”,表明歷史上人們對于時勢的無知和輕視,使得種種困擾和憂慮自然而然地產生。這里的“浪”可以指代人們的輕浮和沖動,也可以指代亂世的動蕩不安。
接下來的兩句“三月楚國淚,千年郢中樓”,通過對楚國和郢中樓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動蕩和友人離別的痛苦之情。楚國和郢中樓都是歷史上的典故,這里用來象征著眾多悲傷和淚水。三月是春天,本應是草木萌發的時節,卻被淚水所覆蓋,映襯出國家的不安和動蕩。而“郢中樓”則暗指離別之苦和思念之情,表達了作者對李載的思念和祝福。
最后兩句“無因杭一葦,濁水拍天流”,通過對杭州西湖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清澈和寧靜的渴望。杭州西湖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色和寧靜的氛圍而聞名,而這里的“濁水”則象征著社會動蕩和紛擾。作者希望能夠回歸杭州西湖的寧靜和純凈,擺脫紛擾和憂慮。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和歷史典故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于時局的憂慮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于寧靜和純凈的向往。詩詞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都體現了黃庭堅的獨特風格,使得這首詩詞具有深遠的意義和情感內涵。
“浪自生百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wèi jiàn jūn zǐ yōu xīn mí lè bā yùn jì lǐ zài
賦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八韻寄李載
bái xuě fēi zhòng tīng, yè guāng jì àn tóu.
白雪非眾聽,夜光忌暗投。
gǔ lái bù shí chá, làng zì shēng bǎi yōu.
古來不識察,浪自生百憂。
sān yuè chǔ guó lèi, qiān nián yǐng zhōng lóu.
三月楚國淚,千年郢中樓。
wú yīn háng yī wěi, zhuó shuǐ pāi tiān liú.
無因杭一葦,濁水拍天流。
“浪自生百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