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當如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盛德當如此”全詩
外弟有佳質,妙年推老成。
後凋對霜雪,不昧處陰晴。
盛德當如此,古人畏後生。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用明發不寐有懷二人為韻寄李秉彝德叟》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用明發不寐有懷二人為韻寄李秉彝德叟》是宋代黃庭堅的一首詩詞。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竹貫四時清,
月通云氣明。
外弟有佳質,
妙年推老成。
后凋對霜雪,
不昧處陰晴。
盛德當如此,
古人畏后生。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李秉彝德叟的敬佩之情。詩人以竹子貫通四季清新,月亮貫通云霧明亮作比喻,表達了李秉彝德叟高尚的品質和深邃的智慧。詩人稱李秉彝為“外弟”,意指他們并非血親,但詩人仍然認為李秉彝具備杰出的才華和品質。詩人稱贊李秉彝的聰明才智,認為他在年輕時已經展現出老成的智慧。同時,詩人也提到了人生的衰老和經歷風霜雪雨的后期,但這并不會掩蓋李秉彝的才華和智慧,無論是在逆境還是順境中,他都能保持如此品質。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李秉彝這樣的杰出前輩的敬畏之情,認為他們的盛德應該成為后人學習的榜樣。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李秉彝的贊美,展現了黃庭堅對杰出前輩的敬佩和敬畏之情。詩中使用了自然界的景物作為比喻,以表達李秉彝高尚的品質和智慧。竹子貫通四季清新,象征著李秉彝的高尚品質和正直不阿的性格。月亮通云氣明,意味著李秉彝的智慧和見識超越常人。詩中描繪了人生的經歷和衰老,但強調無論經歷怎樣的風霜雪雨,李秉彝的杰出才華和智慧都不會受到影響,他依然是一位值得敬佩和學習的前輩。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杰出前輩的敬畏之情,認為他們的品質和才德應該成為后人學習的楷模。
這首詩表達了黃庭堅對李秉彝的敬佩和對杰出前輩的敬畏之情,同時展現了自然界的景物和人生經歷的對比,通過運用比喻手法,表達了主題思想。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寫就,字里行間透露出詩人對李秉彝的高度評價,并借此表達了自己對杰出前輩的敬仰和學習之心。
“盛德當如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míng fā bù mèi yǒu huái èr rén wéi yùn jì lǐ bǐng yí dé sǒu
用明發不寐有懷二人為韻寄李秉彝德叟
zhú guàn sì shí qīng, yuè tōng yún qì míng.
竹貫四時清,月通云氣明。
wài dì yǒu jiā zhì, miào nián tuī lǎo chéng.
外弟有佳質,妙年推老成。
hòu diāo duì shuāng xuě, bù mèi chù yīn qíng.
後凋對霜雪,不昧處陰晴。
shèng dé dāng rú cǐ, gǔ rén wèi hòu shēng.
盛德當如此,古人畏後生。
“盛德當如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