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授子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在昔授子書”全詩
乖離今十年,樹立映先達。
青燈哦妙句,如酌春酒滑。
把書念攜手,惆悵至明發。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用明發不寐有懷二人為韻寄李秉彝德叟》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用明發不寐有懷二人為韻寄李秉彝德叟》。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昔授子書,髧彼垂兩發。
乖離今十年,樹立映先達。
青燈哦妙句,如酌春酒滑。
把書念攜手,惆悵至明發。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兩位親友的思念之情。詩人回憶起與李秉彝和德叟的往事,他們曾經共同學習、討論文學,在激勵和啟發下一同進步。然而,時光流轉,已經過去了十年,彼此的道路逐漸分離。詩人通過詩句中的映影和先達,表達了對這兩位親友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賞析:
黃庭堅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親友的思念之情。他以過去的美好時光為起點,描述了與李秉彝和德叟共同學習的情景。"在昔授子書,髧彼垂兩發"這兩句表達了師生之間的淵源,以及他們共同探索文學的熱情。然而,時間的流逝使得彼此逐漸分離,"乖離今十年,樹立映先達"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兩位親友的遠離之感,他們各自追求自己的道路和成就。
詩詞的后半部分,"青燈哦妙句,如酌春酒滑。把書念攜手,惆悵至明發",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傷和懷念。他將青燈下的妙句比作品味醇厚的春酒,而把念書與親友相伴的時光比作攜手同行。最后一句"惆悵至明發"中的"明發"指的是早晨的發絲,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不舍。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將對親友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深刻而真摯。它展示了黃庭堅細膩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珍視,同時也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短暫而珍貴的相遇和別離的主題。
“在昔授子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míng fā bù mèi yǒu huái èr rén wéi yùn jì lǐ bǐng yí dé sǒu
用明發不寐有懷二人為韻寄李秉彝德叟
zài xī shòu zǐ shū, dàn bǐ chuí liǎng fā.
在昔授子書,髧彼垂兩發。
guāi lí jīn shí nián, shù lì yìng xiān dá.
乖離今十年,樹立映先達。
qīng dēng ó miào jù, rú zhuó chūn jiǔ huá.
青燈哦妙句,如酌春酒滑。
bǎ shū niàn xié shǒu, chóu chàng zhì míng fā.
把書念攜手,惆悵至明發。
“在昔授子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