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無心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惟有無心子”全詩
六經成市道,駔儈以為師。
吾學淡如水,載行欲安之。
惟有無心子,白云相與期。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
詩意:
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李子先的一封信,表達了他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清心寡欲的追求。詩中黃庭堅將自己的學習態度與社會的喧囂相對立,強調了心境的寧靜和追求真理的決心。他與李子先以及無心子相約,共同追求清心寡欲的生活,如同白云般自由自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黃庭堅對友情和心境的思考。首句“俗士得失重,舍龜觀朵頤”表達了世俗人們對得失利害的追求,而黃庭堅選擇放下這些浮躁的心態,追求內心的寧靜。接著提到“六經成市道,駔儈以為師”,揭示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念,商業化的程度甚至影響到經典的研究,黃庭堅對此表示淡然超脫。
接下來的兩句“吾學淡如水,載行欲安之”表達了黃庭堅對學問的態度,他將學問比作淡水,希望通過學習來實現內心的安寧。最后兩句“惟有無心子,白云相與期”則是對友誼的贊美和向往,黃庭堅與李子先、無心子相約,期待與他們一起追求內心的自由,如同白云一般自由自在。
這首詩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自我反省,表達了黃庭堅追求心靈自由和友情真摯的追求。他希望通過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共同追求真理和理想的生活,擺脫世俗的喧囂和功利的誘惑,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比寫出了作者與世俗的不同立場,展示了他的獨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決心。
“惟有無心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 tóng xīn zhī yán qí chòu rú lán wèi yùn jì lǐ zǐ xiān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
sú shì dé shī zhòng, shě guī guān duǒ yí.
俗士得失重,舍龜觀朵頤。
liù jīng chéng shì dào, zǎng kuài yǐ wéi shī.
六經成市道,駔儈以為師。
wú xué dàn rú shuǐ, zài xíng yù ān zhī.
吾學淡如水,載行欲安之。
wéi yǒu wú xīn zǐ, bái yún xiāng yǔ qī.
惟有無心子,白云相與期。
“惟有無心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