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藏褫冠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摧藏褫冠冕”全詩
一瓢俱好學,伯仲吹篪塤。
正以此易彼,高車擇朱門。
得失固有在,難為欲人言。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是宋代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摧藏褫冠冕,
寂寞歸丘園。
一瓢俱好學,
伯仲吹篪塤。
正以此易彼,
高車擇朱門。
得失固有在,
難為欲人言。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他放下了塵世的名利,離開了尊貴的地位,寂寞地回歸到自己的丘園。他說自己和朋友都喜歡學習,就像一瓢清酒一樣,共同追求知識。黃庭堅提到自己和朋友吹奏篪和塤,這是古代的樂器,象征著他們共同的興趣和友誼。他通過這些瑣碎的事物,探討了人生的選擇和價值觀。他認為應該用這種相同的心態去面對不同的人和事,就像選擇高車一樣選擇朱門(指高門貴族)。他認為得失本來就是存在的,但這是一個主觀的感受,很難被他人言說。
賞析:
黃庭堅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思考和哲學觀點。詩中的情感真摯而深沉,通過對名利和地位的放下,他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真實的友誼。通過一瓢清酒和樂器的意象,他揭示了人生中的選擇和取舍,并強調了人生的得失是主觀的,不應受他人言說的影響。這首詩詞展示了黃庭堅的堅守內心價值觀和追求真實的精神,同時也展現了他對友誼和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
“摧藏褫冠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 tóng xīn zhī yán qí chòu rú lán wèi yùn jì lǐ zǐ xiān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
cuī cáng chǐ guān miǎn, jì mò guī qiū yuán.
摧藏褫冠冕,寂寞歸丘園。
yī piáo jù hào xué, bó zhòng chuī chí xūn.
一瓢俱好學,伯仲吹篪塤。
zhèng yǐ cǐ yì bǐ, gāo chē zé zhū mén.
正以此易彼,高車擇朱門。
dé shī gù yǒu zài, nán wéi yù rén yán.
得失固有在,難為欲人言。
“摧藏褫冠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