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令牧馬甘踰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須令牧馬甘踰幕”全詩
須令牧馬甘踰幕,更遣彎弓不射人。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謝公定河朔漫成八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謝公定河朔漫成八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里棄疆王自直,
萬金損費物皆春。
須令牧馬甘踰幕,
更遣彎弓不射人。
詩意:
這首詩以和謝公(謝逸)的定河朔漫為題,描繪了一位名叫王自直的百里棄疆的英雄形象。王自直舍棄了百里疆土,但他的行為卻帶來了春天的氣息,使得物產豐收。詩中表達了對王自直勇敢無畏、舍我其誰的贊揚,并強調他須以牧馬之心超越塵世,不再射人。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展現了王自直的豪情壯志。他舍棄了百里疆土,意味著他舍棄了權勢和地位,但他的行為卻帶來了春天的氣息,萬物復蘇,象征著他的胸懷和品德讓人們受益。詩中提到的牧馬甘踰幕,意味著王自直寧愿放開馬群,超越塵世的束縛,體現了他高潔的品質。最后兩句"更遣彎弓不射人"表明他不再以武力征戰,不再傷害他人,而是以和平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理想。整首詩展現了王自直的英雄氣概和高尚品德,贊美了他的舍棄和崇高追求,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對和平與善良的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表達了對王自直的贊揚和對和平的追求。通過描繪王自直舍棄百里疆土卻帶來春天的景象,詩人抒發了對英雄壯舉和高尚品德的敬佩之情,同時也提出了超越塵世的理想追求。整首詩抒發了對和平與善良的向往,具有深遠的哲理意義。
“須令牧馬甘踰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iè gōng dìng hé shuò màn chéng bā shǒu
和謝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bǎi lǐ qì jiāng wáng zì zhí, wàn jīn sǔn fèi wù jiē chūn.
百里棄疆王自直,萬金損費物皆春。
xū lìng mù mǎ gān yú mù, gèng qiǎn wān gōng bù shè rén.
須令牧馬甘踰幕,更遣彎弓不射人。
“須令牧馬甘踰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