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花梢朝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看花梢朝露”全詩
君看花梢朝露,何如松上霜風。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石七三六言七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石七三六言七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黃庭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為君試講古學,
此事可牋天公。
君看花梢朝露,
何如松上霜風。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寫給某位朋友或知己的作品,他希望通過詩詞向對方傳達自己對古代學問的理解和思考。黃庭堅認為,這種探索古學的事情是可以和天公(指天地間的眾神)相提并論的,意味著其重要性和價值。
在第二句中,黃庭堅借用了花梢朝露和松上霜風的意象來比喻探索古學的不同層次和境界。花梢朝露是一種輕盈短暫的存在,象征著對古學知識的淺嘗輒止。而松上霜風則是一種深遠而寒冷的自然現象,代表著對古學的深入探究和體悟。
賞析:
黃庭堅以簡潔而凝練的詞句,表達了自己對古學的重視和對知識探索的態度。他通過對花梢朝露和松上霜風的對比,強調了深入學問的重要性。這種對古學的探索也可以被視為對人生意義的追求和對智慧的追尋。黃庭堅在這首詩中展示了自己對學問的熱愛和追求,同時也鼓勵他的朋友或知己以相同的態度去探索和學習。
該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思想,同時通過意象的運用增添了詩詞的美感。黃庭堅的詩詞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思想深度而聞名,他的作品常常表達了對人生、學問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這首詩也不例外,展示了他對古學的獨到見解和對知識追求的堅持。
“君看花梢朝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hí qī sān liù yán qī shǒu
次韻石七三六言七首
wèi jūn shì jiǎng gǔ xué, cǐ shì kě jiān tiān gōng.
為君試講古學,此事可牋天公。
jūn kàn huā shāo zhāo lù, hé rú sōng shàng shuāng fēng.
君看花梢朝露,何如松上霜風。
“君看花梢朝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