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休雨靜花滿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休雨靜花滿地”全詩
風休雨靜花滿地,時節去我如驚波。
少年志愿不成就,日月星辰役昏晝。
俟河之清未有期,斗酒聊為社公壽。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古樂府白紵四時歌》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樂府白紵四時歌》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桃李欲開風雨多,
籠弦束管奈春何。
風休雨靜花滿地,
時節去我如驚波。
少年志愿不成就,
日月星辰役昏晝。
俟河之清未有期,
斗酒聊為社公壽。
詩意:
這首詩以四時的變遷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人生短暫的感慨。桃李花即將開放,卻常常受到風雨的干擾,使得音樂器樂束之高處的聲音無法傳出,暗喻了人們在春天中滿懷期待,卻常常受到外在環境的困擾而無法實現心愿。然而,當風停雨靜,花朵盛開滿地時,時節已經過去,而自己仿佛像波浪一樣,逝去的太快而無法停留。
詩人抒發了對年少時志向未能實現的遺憾,他感嘆日月星辰的運行,讓人感到時間的流逝如同晝夜交替一般。最后,他希望等待河水變清澈的那一天,暗示了他對未來憧憬和期待,而在此期間,他愿意與朋友們共飲斗酒,以慶賀社公(指朋友)的壽辰,表達了對友情的珍重和重視。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易逝和人生短暫的深刻感慨,情感真摯而動人。通過描繪四時的景象,詩人把人生的經歷與自然界的變化相聯系,以映襯出時間的無情和歲月的流逝。
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述風雨與花開的對立,突出了人生中困難與希望的矛盾,表達了人們在實現志向時所面臨的阻礙和挑戰。同時,詩人通過描繪日月星辰的役使昏晝,強調了時間的無情流轉,人們的努力和追求都在這無情的時間面前渺小而短暫。
整首詩以風雨后的花朵盛開作為轉折點,表達了對時節流逝的惋惜和對逝去時光的追憶。最后兩句以斗酒祝賀朋友的生日,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重和對未來的憧憬,帶給讀者一絲歡樂和希望。
黃庭堅的《古樂府白紵四時歌》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情感,表達了對光陰流轉和人生逝去的感慨,通過自然景象與人生經歷的對應,給人以共鳴和思考。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融入了對友情和未來的美好期待,使之更具有普遍的價值和意義。
“風休雨靜花滿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uè fǔ bái zhù sì shí gē
古樂府白紵四時歌
táo lǐ yù kāi fēng yǔ duō, lóng xián shù guǎn nài chūn hé.
桃李欲開風雨多,籠弦束管奈春何。
fēng xiū yǔ jìng huā mǎn dì, shí jié qù wǒ rú jīng bō.
風休雨靜花滿地,時節去我如驚波。
shào nián zhì yuàn bù chéng jiù, rì yuè xīng chén yì hūn zhòu.
少年志愿不成就,日月星辰役昏晝。
sì hé zhī qīng wèi yǒu qī, dǒu jiǔ liáo wèi shè gōng shòu.
俟河之清未有期,斗酒聊為社公壽。
“風休雨靜花滿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