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兇終我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吉兇終我在”全詩
吉兇終我在,憂樂與生俱。
決定不是物,方名大丈夫。
今觀由也果,老子欲乘桴。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楊明叔四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楊明叔四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魚去游濠上,鴞來止坐隅。
吉兇終我在,憂樂與生俱。
決定不是物,方名大丈夫。
今觀由也果,老子欲乘桴。
譯文:
魚兒游離水濠,貓頭鷹飛到墻角。
吉兇命運終歸我,憂樂與生活同在。
決定并非物質所定,真正的偉大之人方能如此。
今日觀察由也顯然,老子欲乘桴而去。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黃庭堅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和態度。詩中以魚兒離開水濠、貓頭鷹停駐墻角的形象描繪了世間變遷和事物的流動性。作者認為吉兇命運最終掌握在自己手中,憂愁和快樂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認為人生的決定并非由外在物質決定,而是由內心的品質和行為決定的。只有具備偉大品質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大丈夫。通過觀察現實,黃庭堅認為道家思想的代表老子也渴望超越塵世,尋求自我解脫。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寓言意象和哲理思辨,展示了黃庭堅的思想深度。通過對魚兒和貓頭鷹的描繪,詩人表現了生命的流動和變遷,強調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主題。他認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不僅僅體現在物質的追求上,更重要的是個人的品質和內心的修煉。詩詞中的觀察和引用老子的意象,突顯了詩人對超越塵世、追求自我完善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思考,給讀者留下了思考人生和命運的空間。
“吉兇終我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áng míng shū sì shǒu
次韻楊明叔四首
yú qù yóu háo shàng, xiāo lái zhǐ zuò yú.
魚去游濠上,鴞來止坐隅。
jí xiōng zhōng wǒ zài, yōu lè yǔ shēng jù.
吉兇終我在,憂樂與生俱。
jué dìng bú shì wù, fāng míng dà zhàng fū.
決定不是物,方名大丈夫。
jīn guān yóu yě guǒ, lǎo zi yù chéng fú.
今觀由也果,老子欲乘桴。
“吉兇終我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