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入醉鄉猶病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入醉鄉猶病渴”全詩
夢入醉鄉猶病渴,轆轤聲到枕邊來。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雜詩七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詩七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窗涼簟唯便睡,
露井無塵蔭綠槐。
夢入醉鄉猶病渴,
轆轤聲到枕邊來。
中文譯文:
清涼的窗戶上有一張涼席,我只想躺在上面睡覺,
井邊的露水清涼,綠槐樹下沒有塵土的陰涼。
在夢中進入醉鄉,仍然感到口渴不已,
滾輪車的聲音傳到枕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夏夜的睡夢中的情景。首句描述了作者準備躺在清涼的窗戶上的涼席上入睡,體現了夏天夜晚清涼的感覺。第二句描繪了井邊的露水清涼,綠槐樹下沒有塵土,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第三句表達了在夢中進入醉鄉后,作者仍然感到口渴,給人一種對清涼的渴望的感覺。最后一句以"轆轤聲"為象征,傳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感知,它的聲音似乎在睡夢中回蕩,給人一種時光流轉的感覺。
整首詩以簡短的語句、清新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在夏夜的寧靜和對涼爽的向往。同時,通過描繪夢境中的口渴和時間的流轉,詩人也表達了對于現實生活中的渴望和對時光的感知。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鮮明的意象和自然流暢的節奏展現了宋代詩人的風格和感受,給人以清新、寧靜的美感。
“夢入醉鄉猶病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shī qī shǒu
雜詩七首
bì chuāng liáng diàn wéi biàn shuì, lù jǐng wú chén yīn lǜ huái.
碧窗涼簟唯便睡,露井無塵蔭綠槐。
mèng rù zuì xiāng yóu bìng kě, lù lú shēng dào zhěn biān lái.
夢入醉鄉猶病渴,轆轤聲到枕邊來。
“夢入醉鄉猶病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七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