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痕猶上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苔痕猶上墻”全詩
蓬蒿貪雨露,松竹見冰霜。
卷幔天垂斗,披衣日在房。
無詩嘆不還,千古一潛郎。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外舅夙興三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外舅夙興三首》是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黃庭堅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政治家。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瓜蔓已除壟,
藤蔓已攀上墻。
蒿草渴望雨露,
松竹見到冰霜。
天空卷起帷幕,
身披衣服坐在房里。
沒有詩句是無法表達的,
千古一位機智的年輕人。
這首詩描述了黃庭堅清晨起床的景象,抒發了他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下面是對詩意和賞析的分析: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以詩人自己的親身體驗為主線,表達了他對自然的觀察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情。詩人觀察到瓜藤已經從壟上攀爬起來,苔蘚還殘留在墻上。蒿草渴望得到雨露的滋潤,而松竹則見到了冰霜的降臨,表明季節的轉變。接著,詩人描繪了天空卷起的帷幕,自己身披衣服坐在房間里。最后,他表達了對詩歌的向往,認為沒有詩句是無法表達的,同時自稱是千古一位機智的年輕人。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界變化的敏銳觀察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瓜蔓攀爬和苔蘚殘留、蒿草渴望雨露和松竹見冰霜進行對比,展現了季節的交替和自然界的變化。詩人以自我為中心,將自己身披衣服、坐在房間里的場景融入其中,展示了他對詩歌創作的熱情和自信。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詩歌的珍視,認為沒有詩句是無法表達的,將自己自豪地稱為千古一位機智的年輕人,展示了他對文學的自信和對自己才華的自豪。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并展示了他對文學的自信和對自己才華的自豪。
“苔痕猶上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ài jiù sù xìng sān shǒu
和外舅夙興三首
guā wàn yǐ chú lǒng, tái hén yóu shàng qiáng.
瓜蔓已除壟,苔痕猶上墻。
péng hāo tān yǔ lù, sōng zhú jiàn bīng shuāng.
蓬蒿貪雨露,松竹見冰霜。
juǎn màn tiān chuí dòu, pī yī rì zài fáng.
卷幔天垂斗,披衣日在房。
wú shī tàn bù hái, qiān gǔ yī qián láng.
無詩嘆不還,千古一潛郎。
“苔痕猶上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