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默然軻好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粟默然軻好辯”全詩
金粟默然軻好辯,唱歌須是帝鄉人。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程德裕頌五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程德裕頌五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如來剎剎與塵塵,
北斗南箕透法身。
金粟默然軻好辯,
唱歌須是帝鄉人。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和程德裕共同創作的,表達了他們對佛教信仰和對士人之間的知音情誼的贊美。詩中通過象征性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對佛法和高尚品質的推崇和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故鄉和對有共同理想和追求的知己的思念之情。
賞析:
1. 第一句“如來剎剎與塵塵”,描繪了佛陀與塵世眾生的關系。如來代表佛陀,剎剎指的是僧侶。這句詩意味著佛陀與塵世眾生并非相隔無礙,而是息息相關,彼此相互影響。
2. 第二句“北斗南箕透法身”,北斗和南箕是天空中的兩個星座,這里象征著高遠的境界。透法身表示佛法的普遍透徹。整句表達了佛法普照世間,滲透于一切事物之中的意義。
3. 第三句“金粟默然軻好辯”,金粟指的是黃庭堅和程德裕,默然指的是默默無言。軻好辯表示程德裕善于辯論。這句詩表達了黃庭堅和程德裕默契的默默相知,不需言語的默契和理解。
4. 第四句“唱歌須是帝鄉人”,帝鄉指的是故鄉,這句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唱歌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詩人希望唱歌的人是故鄉的人,以此來喚起對故鄉的回憶和情感。
整首詩詞通過運用象征和意象,表達了對佛法和高尚品質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故鄉和知己的思念之情。黃庭堅以簡潔而富有意味的詞句,展示了他對人生和人際關系的獨特見解和感悟,使詩詞富有深遠的意義和思考價值。
“金粟默然軻好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éng dé yù sòng wǔ shǒu
和程德裕頌五首
rú lái shā shā yǔ chén chén, běi dǒu nán jī tòu fǎ shēn.
如來剎剎與塵塵,北斗南箕透法身。
jīn sù mò rán kē hǎo biàn, chàng gē xū shì dì xiāng rén.
金粟默然軻好辯,唱歌須是帝鄉人。
“金粟默然軻好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