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幾痕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水幾痕落”全詩
紅梨啄烏鵲,殘菊掛蠨蛸。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吉老十小詩》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吉老十小詩》是宋代文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水幾痕落,
秋山萬竅號。
紅梨啄烏鵲,
殘菊掛蠨蛸。
中文譯文:
寒冷的水幾道痕跡滴落,
秋天的山巒發出無數聲音。
紅梨被烏鵲啄食,
殘存的菊花上掛著蜘蛛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寒冷的秋天景象,通過幾個簡短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生命的脆弱。寒水滴落的痕跡和秋山回蕩的聲音表達了季節的轉移和漸近冬天的寒冷。紅梨被烏鵲啄食,殘存的菊花上掛著蜘蛛網,揭示了秋天的衰敗和生命的脆弱。詩人通過簡潔而形象的語言,傳達了對自然界變化的感嘆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
賞析:
黃庭堅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寒冷秋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詩中的"寒水幾痕落"形象地展示了寒冷的水滴落下的痕跡,暗示著季節的變化和冬天的臨近。"秋山萬竅號"則通過聲音的描寫,表現了秋天山巒回蕩的景象,增加了詩歌的音感和層次感。"紅梨啄烏鵲"揭示了自然界生命的循環和相互作用,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殘菊掛蠨蛸"則通過描寫菊花上掛著蜘蛛網的景象,表現了秋天花朵凋零的景象,進一步強調了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秋天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和生命的脆弱性。通過對寒冷水滴、秋山回蕩聲、紅梨和烏鵲、殘菊和蜘蛛網等形象的描寫,詩人讓讀者感受到季節的轉移和生命的短暫,引發對時間與生命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表達方式,傳達了人們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對生命的反思,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生命哲理的關注。
“寒水幾痕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jí lǎo shí xiǎo shī
次韻吉老十小詩
hán shuǐ jǐ hén luò, qiū shān wàn qiào hào.
寒水幾痕落,秋山萬竅號。
hóng lí zhuó wū què, cán jú guà xiāo shāo.
紅梨啄烏鵲,殘菊掛蠨蛸。
“寒水幾痕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