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徑雖鋤客自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徑雖鋤客自稀”全詩
老翁更把春風椀,靈府清寒要作詩。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戲答荊州王充道烹茶四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是黃庭堅的《戲答荊州王充道烹茶四首》。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戲答荊州王充道烹茶四首》中文譯文:
三徑雖鋤客自稀,
醉鄉安穩更何之。
老翁更把春風椀,
靈府清寒要作詩。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黃庭堅對茶的贊美和享受,以及對禪意和詩歌創作的思考。詩中描述了一個僻靜的小徑,幾乎沒有人經過。黃庭堅在這個寧靜的地方飲茶,感受到了內心的寧靜和滿足。他將茶比喻為一種可以帶來安逸和放松的飲料,讓人沉醉其中。在這樣的環境下,他的心境更加平靜,有更多的時間和靈感去創作詩歌。
賞析:
黃庭堅通過描繪僻靜的小徑和飲茶的場景,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寧靜和對茶的熱愛。詩中的“三徑雖鋤客自稀”形象地描述了小徑上幾乎沒有人經過的孤寂景象,進一步強調了這里的寧靜。他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可以找到一種心靈的安寧和放松。他將醉鄉比作飲茶時的感覺,表達了飲茶帶來的樂趣和舒適。他進一步提到“老翁更把春風椀”,這里的“老翁”是指自己,他將自己比作一個老人,把茶杯中的茶當作春風,春風象征著生機和活力。最后一句“靈府清寒要作詩”表明在這樣的寧靜環境中,他感受到了創作詩歌的靈感和動力。
總體上,黃庭堅通過這首詩表達了他對茶的喜愛和對寧靜環境的向往。他將茶與內心的寧靜和靈感創作聯系起來,體現了他對詩歌創作的理解和追求。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對禪意生活的追求。
“三徑雖鋤客自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dá jīng zhōu wáng chōng dào pēng chá sì shǒu
戲答荊州王充道烹茶四首
sān jìng suī chú kè zì xī, zuì xiāng ān wěn gèng hé zhī.
三徑雖鋤客自稀,醉鄉安穩更何之。
lǎo wēng gèng bǎ chūn fēng wǎn, líng fǔ qīng hán yào zuò shī.
老翁更把春風椀,靈府清寒要作詩。
“三徑雖鋤客自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