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陋意不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雖陋意不淺”全詩
石門抱關人,長往閉寂寥。
絲蟲日夜織,勞苦則以食。
竹生罹斧斤,高林乃其賊。
匏樽酌吾子,雖陋意不淺。
土德貴重遲,水德貴深遠。
革能談鯤鵬,晚乃得莊周。
木雁兩不居,相期無待游。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贈無咎八音歌》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無咎八音歌》是黃庭堅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金馬避世客,談諧玩漢朝。
石門抱關人,長往閉寂寥。
絲蟲日夜織,勞苦則以食。
竹生罹斧斤,高林乃其賊。
匏樽酌吾子,雖陋意不淺。
土德貴重遲,水德貴深遠。
革能談鯤鵬,晚乃得莊周。
木雁兩不居,相期無待游。
詩詞的中文譯文:
贈送給無咎的八音歌
金馬躲避塵世的客人,談笑玩賞漢朝文化。
石門緊閉,守護著寂寥的孤獨。
蠶蟲日夜不停地織絲,勤勞辛苦才能養活自己。
竹子生長卻遭受砍削,高大的森林成了盜賊的目標。
我舉起匏瓜樽,為你斟酒,雖然簡陋但心意深遠。
土德的珍貴來得遲緩,水德的珍貴來得深遠。
只有適應變革的人才能談論鯤鵬,直到晚年才能理解莊周的境界。
木雁無法共處,只能相互期待著彼此的飛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系列景物和隱喻,表達了一種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篇,金馬避世,指的是有才華、有品味的人遠離塵世之喧囂,尋求寧靜的境地。他們在閉門談玩漢朝的文化,意味著他們對古代文化的研究和欣賞。石門抱關,象征著孤獨和封閉,這些人長期追求著寂寥和孤獨。
接著,詩中描述了蠶蟲勤勞地織絲,表達了勞苦與食物的關系。竹子受到砍削,暗示了有才華的人常常遭受沖擊和威脅。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舉起匏瓜樽,為無咎斟酒,表達了對朋友的贊賞和交情。土德和水德的珍貴都需要時間的積累,而只有經歷變革的人才能談論鯤鵬,理解莊周的境界。
最后,詩中提到木雁無法共處,只能相互期待著彼此的飛行,意味著即使有相同志趣的人,也難以長久地在一起。這或許是對人際關系的一種思考和觸動。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系列景物和隱喻,通過對人生、命運、友情和變革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和人際關系的深刻思考,展現了黃庭堅的哲理思想和對人生的感悟。詩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對自然和人文景物的描繪,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雖陋意不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ú jiù bā yīn gē
贈無咎八音歌
jīn mǎ bì shì kè, tán xié wán hàn cháo.
金馬避世客,談諧玩漢朝。
shí mén bào guān rén, zhǎng wǎng bì jì liáo.
石門抱關人,長往閉寂寥。
sī chóng rì yè zhī, láo kǔ zé yǐ shí.
絲蟲日夜織,勞苦則以食。
zhú shēng lí fǔ jīn, gāo lín nǎi qí zéi.
竹生罹斧斤,高林乃其賊。
páo zūn zhuó wú zi, suī lòu yì bù qiǎn.
匏樽酌吾子,雖陋意不淺。
tǔ dé guì zhòng chí, shuǐ dé guì shēn yuǎn.
土德貴重遲,水德貴深遠。
gé néng tán kūn péng, wǎn nǎi dé zhuāng zhōu.
革能談鯤鵬,晚乃得莊周。
mù yàn liǎng bù jū, xiāng qī wú dài yóu.
木雁兩不居,相期無待游。
“雖陋意不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