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行歌野田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散發行歌野田上”全詩
散發行歌野田上,一樽可慰百年勞。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阻水戲呈幾復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阻水戲呈幾復二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詩作。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明的夜晚遠遠地看到秋高,
桂樹的影子依稀地映著幾只兔子。
我在野田上散發著歌聲,
一瓶美酒可以慰勞百年的辛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明亮的月光下,秋高氣爽,仿佛可以遠遠地望見。桂樹的倒影模糊地映在地上,象征著秋天的美好景色。詩人在田野上散發歌聲,表達出他的豪情和對生活的熱愛。他認為,即使是一瓶美酒,也能夠慰勞辛勞了百年的人。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詩人運用了意象豐富的描寫手法,通過月明、桂影、兔豪等形象,勾勒出秋天的景色和動態。詩人通過在野田上散發歌聲的形象,表達了他內心的豪情壯志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一樽可慰百年勞”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于美酒的贊美,也傳遞了一個積極的人生態度,即在生活的辛勞中,用美好的事物來慰勞自己。
整首詩意境明朗,情感真摯,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勞動的贊美。它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感知和對人生的熱愛,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和情感上的滿足。這首詩體現了宋代文人的豪放情懷和對自然的熱愛,是一首典型的宋代田園詩作。
“散發行歌野田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ǔ shuǐ xì chéng jǐ fù èr shǒu
阻水戲呈幾復二首
yuè míng yáo yè jiàn qiū gāo, guì yǐng yī xī shù tù háo.
月明遙夜見秋高,桂影依稀數兔豪。
sàn fà xíng gē yě tián shàng, yī zūn kě wèi bǎi nián láo.
散發行歌野田上,一樽可慰百年勞。
“散發行歌野田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