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與此君俱忘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公與此君俱忘形”全詩
臥龍偃蹇雷不驚,公與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處,松煤淺染飽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飛去。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黃斌老所畫橫竹》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黃斌老所畫橫竹》是宋代文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酒澆胸次不能平,
飲酒過量使心情不寧靜,
吐出蒼竹歲崢嶸。
噴出的酒液如同蒼茂的竹子一樣,
年歲間流轉不息。
臥龍偃蹇雷不驚,
臥躺的龍蛇動作矯健,雷聲也無法驚動。
公與此君俱忘形。
我和這位朋友都沉浸其中,忘卻了自我。
晴窗影落石泓處,
陽光透過晴朗的窗戶投下影子,落在石井的水面上。
松煤淺染飽霜兔。
松木的煙煤輕輕染上霜色,飽滿如玉的月亮。
中安三石使屈蟠,
中安山的三塊巨石支撐著盤蟠。
亦恐形全便飛去。
但我擔心盤蟠一旦完整,便會飛離而去。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酒后的情景,以及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聯想,表達了作者與朋友相聚共飲、忘卻塵世的愉悅心情。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酒澆胸與蒼竹歲崢嶸、臥龍雷不驚與公與此君俱忘形進行對比,突出了詩人與友人的情誼和彼此的陶醉。同時,通過描繪窗外的自然景致,如晴窗影落和松煤淺染飽霜兔,給人以寧靜、美好的感受。最后,作者以中安山的盤蟠形象,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短暫流逝的憂慮和珍惜之情。
這首詩詞結構簡潔,語言清新自然,通過對酒、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描繪,展現了作者豪放灑脫的個性和對友情、自然的熱愛。同時,詩中的對比和意象的運用,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感和表現力。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充滿了韻味和詩意,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交融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公與此君俱忘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uáng bīn lǎo suǒ huà héng zhú
次韻黃斌老所畫橫竹
jiǔ jiāo xiōng cì bù néng píng, tǔ chū cāng zhú suì zhēng róng.
酒澆胸次不能平,吐出蒼竹歲崢嶸。
wò lóng yǎn jiǎn léi bù jīng, gōng yǔ cǐ jūn jù wàng xíng.
臥龍偃蹇雷不驚,公與此君俱忘形。
qíng chuāng yǐng luò shí hóng chù, sōng méi qiǎn rǎn bǎo shuāng tù.
晴窗影落石泓處,松煤淺染飽霜兔。
zhōng ān sān shí shǐ qū pán, yì kǒng xíng quán biàn fēi qù.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飛去。
“公與此君俱忘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