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何時潤髑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富貴何時潤髑髏”全詩
太醫診得人間病,安樂延年萬事休。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四休居士詩三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休居士詩三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之一。這首詩通過對人生的反思與思考,揭示了富貴、權勢與安樂之間的關系。
詩詞的中文譯文:
富貴何時滋潤枯骨,
守財奴和拘束的官囚。
太醫診斷出塵世疾病,
安樂延年萬事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富貴、官位和權勢之間的對比,表達了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詩中的"富貴何時滋潤枯骨"表明財富與地位并不能延續生命,它們無法給予人們真正的滿足和幸福感。"守財奴和拘束的官囚"指的是那些為了追求財富和權勢而被束縛、困擾的人們。這里黃庭堅借用了"守錢奴"和"拘官囚"的形象,形容他們被物質和權力所奴役,無法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
接下來的兩句"太醫診斷出塵世疾病,安樂延年萬事休"則表達了對于身體和心靈健康的追求。"太醫診斷出塵世疾病"暗喻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種困擾和痛苦,而"安樂延年萬事休"則表明只有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安寧,才能真正擺脫煩惱和紛擾,過上幸福的生活。
通過這首詩,黃庭堅傳達了一種超越物質追求的價值觀。他提醒人們要關注內心的平和與滿足,而不是執著于財富和權勢的追逐。這種思想在宋代文化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呼應了當時士人們對于內心修養和心靈追求的關注。
“富貴何時潤髑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xiū jū shì shī sān shǒu
四休居士詩三首
fù guì hé shí rùn dú lóu, shǒu qián nú yǔ jū guān qiú.
富貴何時潤髑髏,守錢奴與拘官囚。
tài yī zhěn dé rén jiān bìng, ān lè yán nián wàn shì xiū.
太醫診得人間病,安樂延年萬事休。
“富貴何時潤髑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