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折沖深寄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里折沖深寄此”全詩
庭中子弟芝蘭秀,塞上威名草木知。
千里折沖深寄此,三衙虛席看除誰。
與公相見清班在,仁祖重來筑舊基。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奉答吉鄰機宜》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奉答吉鄰機宜》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黠虜乘秋屢合圍,
上書公獨請偏師。
庭中子弟芝蘭秀,
塞上威名草木知。
千里折沖深寄此,
三衙虛席看除誰。
與公相見清班在,
仁祖重來筑舊基。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以次韻奉答吉鄰機宜(即稱贊鄰近官員的能力和才智)所作。詩詞主要表達了以下幾層意思:
首先,黠虜乘秋屢次合圍,給宋朝帶來了嚴重的威脅。面對這種情況,黃庭堅在上書給朝廷的公文中獨自請命,希望能夠組織一支偏師來解決這個問題。黃庭堅以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國家的忠誠和責任感。
其次,詩中提到了黃庭堅的庭院里長出了子弟們,他們像芝蘭一樣美麗出眾。這里的芝蘭是一種高雅的花草,象征著子弟們的品德和才華。這種美好的景象是黃庭堅對家庭的自豪和對后代的期望。
再次,黃庭堅提到塞外的敵人已經知曉了他的威名。他的聲望和才華已經被敵人所認可,這顯示出他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和高度的聲望。
最后,黃庭堅表達了自己的愿望和期待。他寄托了自己對國家安危的深切關懷,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打敗敵人。他希望能和官員一起商討對策,共同應對危機。他還提到了仁祖(宋仁宗)重返政權,希望能夠恢復國家的繁榮和穩定。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黃庭堅作為一位文人和志士的情懷和擔當。他在詩中表達了對國家安危的憂慮和對家庭后代的期望,體現了他對國家和家庭的責任感。同時,通過詩中的威名草木知和三衙虛席看除誰等描寫,凸顯了黃庭堅在文化和軍事上的雙重才華和成就。整首詩詞既展現了黃庭堅的家國情懷,又表達了對當時政局的關注和對國家前途的期盼。
“千里折沖深寄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fèng dá jí lín jī yí
次韻奉答吉鄰機宜
xiá lǔ chéng qiū lǚ hé wéi, shàng shū gōng dú qǐng piān shī.
黠虜乘秋屢合圍,上書公獨請偏師。
tíng zhōng zǐ dì zhī lán xiù, sāi shàng wēi míng cǎo mù zhī.
庭中子弟芝蘭秀,塞上威名草木知。
qiān lǐ zhé chōng shēn jì cǐ, sān yá xū xí kàn chú shuí.
千里折沖深寄此,三衙虛席看除誰。
yǔ gōng xiāng jiàn qīng bān zài, rén zǔ chóng lái zhù jiù jī.
與公相見清班在,仁祖重來筑舊基。
“千里折沖深寄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