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與園林共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與園林共晚”全詩
樽前鳥歌花舞,歸路星翻漢回。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舍弟題牛氏園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舍弟題牛氏園二首》是宋代文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與園林共晚,
人將蜂蝶俱來。
樽前鳥歌花舞,
歸路星翻漢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日傍晚的園林景色。春天和園林共同迎接夜晚的到來,人們聚集在園中,蜜蜂和蝴蝶也一同飛舞。在酒杯前,鳥兒歌唱,花朵舞蹈,美景令人陶醉。當人們離去時,星星閃爍,照亮了回家的路。
賞析:
這首詩詞以春日園林為背景,以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為主線。詩人通過描繪春天與園林共同迎接夜晚的情景,展示了春日園林的生機和活力。人們聚集在園林中,蜜蜂和蝴蝶也跟隨而來,展現了園林的吸引力和生態環境的美好。在酒宴上,鳥兒的歌唱和花朵的舞蹈增添了歡樂的氛圍,讓人們陶醉其中。最后,當人們離開園林時,星星閃爍,猶如翻滾的漢江,為他們指引回家的路途。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春日園林的美景和人們的歡樂心情,給人留下了愉悅和寧靜的印象。通過描繪這一場景,詩人傳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生活的愉悅,同時也表達了對歸家之路的期待和向往。這首詩詞展示了黃庭堅細膩的觀察力和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同時也體現了他對人生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春與園林共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hè dì tí niú shì yuán èr shǒu
次韻舍弟題牛氏園二首
chūn yǔ yuán lín gòng wǎn, rén jiāng fēng dié jù lái.
春與園林共晚,人將蜂蝶俱來。
zūn qián niǎo gē huā wǔ, guī lù xīng fān hàn huí.
樽前鳥歌花舞,歸路星翻漢回。
“春與園林共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