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隴未鉏蠶未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隴未鉏蠶未眠”全詩
麥根肥潤桑葉大,春隴未鉏蠶未眠。
奔走風雨連曉色,起尋佳句寫由拳。
李成六幅驟雨筆,掛在東南樓閣前。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舍弟喜雨》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舍弟喜雨》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時雨真成大有年,
斯民溝壑救將然。
麥根肥潤桑葉大,
春隴未鉏蠶未眠。
奔走風雨連曉色,
起尋佳句寫由拳。
李成六幅驟雨筆,
掛在東南樓閣前。
詩意:
這場時雨已經持續了很久,
這樣的降雨能夠拯救人民免受災害。
麥田的根部得到了充分的滋潤,桑葉茂盛,
春天的農田還沒有犁過,蠶蟲仍未入眠。
我奔波于風雨之中,連續的雨水映照出黎明的色彩,
我揮毫尋找佳句,用筆描繪這由拳所寫的美景。
李成六的六幅雨景畫筆,突如其來的雨水形成,
懸掛在東南樓閣前,展示出雨水的美麗。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場時雨的景象,表達了雨水給人民帶來的福祉和喜悅。作者以自然景物的變化來抒發自己對雨水的喜愛和對災民的同情。詩中描述了農田的景象,麥田得到了滋潤,桑葉茂盛,展現了雨水的滋潤和莊稼的茁壯生長。同時,詩人自己也在雨中奔波,尋找靈感,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對美景的感悟。
最后兩句提到了李成六的六幅雨景畫筆,這些畫筆掛在東南樓閣前,顯示出雨水作為藝術源泉的美麗。這里也可理解為詩人對李成六的贊美,認為他的畫筆能夠將雨景的美麗展現出來。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雨水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和歡樂,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藝術的追求,同時也透露出對社會的關懷和同情之情。
“春隴未鉏蠶未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hè dì xǐ yǔ
次韻舍弟喜雨
shí yǔ zhēn chéng dà yǒu nián, sī mín gōu hè jiù jiāng rán.
時雨真成大有年,斯民溝壑救將然。
mài gēn féi rùn sāng yè dà, chūn lǒng wèi chú cán wèi mián.
麥根肥潤桑葉大,春隴未鉏蠶未眠。
bēn zǒu fēng yǔ lián xiǎo sè, qǐ xún jiā jù xiě yóu quán.
奔走風雨連曉色,起尋佳句寫由拳。
lǐ chéng liù fú zhòu yǔ bǐ, guà zài dōng nán lóu gé qián.
李成六幅驟雨筆,掛在東南樓閣前。
“春隴未鉏蠶未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