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絲飛絮落花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游絲飛絮落花余”全詩
青云自致屠龍學,白首同歸種樹書。
綠葉青陰啼鳥下,游絲飛絮落花余。
無因常得杯中物,愿作鴟夷載屬車。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子高即事》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子高即事》是宋代黃庭堅的一首詩。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不忘記詩經和禮儀的問候,
文章卻未感覺到古人的疏離。
他自己親身攀登青云,
年老時與古人一起種植樹書。
綠葉下面是青陰,啼鳥在其中;
游絲和飛絮落在花兒上。
常常從杯中獲得滿足,
愿成為鴟夷,載著輜重車而歸。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對傳統文化和文學的敬重和追隨,以及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反思。詩人黃庭堅提到了詩經和禮儀,表示自己不會忘記這些古代文化的重要性,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文章還未達到古人的高度。他將自己比作屠龍的人,立志攀登青云,追求卓越。然而,他也深知歲月無情,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希望能與古人一起以文字為種子,為后人留下寶貴的財富。詩中還描繪了自然景觀,展示了生命的循環和變化,以及對自然之美的贊美。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夠常常獲得酒杯中的滿足,并成為鴟夷,載著豐富的知識和文化回歸故鄉。
賞析:
黃庭堅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他的詩作常常表達出對傳統文化的敬重和對自身成長的思考。這首詩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不忘懷和對自身發展的期望。詩中使用了一些象征和意象,如青云、屠龍、樹書等,給詩歌增添了一定的意境和感染力。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生命的變化和自然之美,與自己對文化的追求相互映襯。最后兩句表達了對物質和精神滿足的渴望,以及對歸鄉和回歸本源的向往。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個人成長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游絲飛絮落花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gāo jí shì
次韻子高即事
shī lǐ bù wàng tā rì wèn, wén zhāng wèi jué gǔ rén shū.
詩禮不忘它日問,文章未覺古人疏。
qīng yún zì zhì tú lóng xué, bái shǒu tóng guī zhòng shù shū.
青云自致屠龍學,白首同歸種樹書。
lǜ yè qīng yīn tí niǎo xià, yóu sī fēi xù luò huā yú.
綠葉青陰啼鳥下,游絲飛絮落花余。
wú yīn cháng dé bēi zhōng wù, yuàn zuò chī yí zài shǔ chē.
無因常得杯中物,愿作鴟夷載屬車。
“游絲飛絮落花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