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聲日夜戒衣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蟲聲日夜戒衣裘”全詩
金錢滿地無人費,一斛明珠薏苡秋。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平原宴坐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平原宴坐二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平原宴坐二首》
黃落委庭觀九州,
蟲聲日夜戒衣裘。
金錢滿地無人費,
一斛明珠薏苡秋。
中文譯文:
黃葉飄落,我倚門觀賞著九州大地,
昆蟲的聲音白天黑夜都提醒著我保持警惕。
金錢堆積在地上,無人在意,
只有一斛明珠和薏苡在秋天中閃耀。
詩意:
這首詩詞以平凡的場景描繪了黃庭堅的心境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詩中黃葉飄落代表歲月的流轉,黃庭堅倚門觀賞九州大地,表達了他對世界的觀察和思考。蟲聲日夜戒衣裘則提醒人們要時刻保持警惕,警惕時光的流逝和機會的錯過。金錢滿地無人費暗示社會中的財富浪費和人們對金錢的盲目追求,而一斛明珠和薏苡的閃耀則象征著珍貴的財富和珍稀的品質在平凡中的出現。整首詩意味深長,通過簡潔的表達揭示了人生的真諦和社會的弊端。
賞析:
黃庭堅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意境和深刻的思考。他通過描寫平凡的景物,展示了自己對于人生和社會現象的洞察力。詩中的黃葉飄落、蟲聲日夜、金錢滿地等形象生動而貼切,使整首詩具有強烈的感召力。詩人以平凡的事物傳遞出深刻的哲理,引發讀者對于人生價值和社會現象的思考。
此外,詩中運用對比的手法,通過對金錢滿地和明珠、薏苡的對比,突出了珍貴財富和平凡財富之間的差異。這種對比進一步強化了詩中的主題,傳達了黃庭堅對于物質追求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總之,黃庭堅的《平原宴坐二首》以簡練的語言、凝練的意境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他對人生和社會的獨特見解。這首詩詞在表達平凡和珍貴、物質和精神之間的對立關系的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價值和社會現象的思考。
“蟲聲日夜戒衣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ng yuán yàn zuò èr shǒu
平原宴坐二首
huáng luò wěi tíng guān jiǔ zhōu, chóng shēng rì yè jiè yī qiú.
黃落委庭觀九州,蟲聲日夜戒衣裘。
jīn qián mǎn dì wú rén fèi, yī hú míng zhū yì yǐ qiū.
金錢滿地無人費,一斛明珠薏苡秋。
“蟲聲日夜戒衣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