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煩摩詰畫成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先煩摩詰畫成圖”全詩
欲學淵明歸作賦,先煩摩詰畫成圖。
小池已筑魚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區。
朝市山林俱有累,不居京洛不江湖。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追和東坡題李亮功歸來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追和東坡題李亮功歸來圖》是宋代黃庭堅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現今人們常常抱怨古人所寫的詩詞太少,
如今我見到李亮功歸來的圖畫,誰還敢說沒有呢?
我想學習淵明,也要寫些賦詩,
但首先要請教摩詰先生來畫圖。
小池已經修建,魚兒在千里之外,
空隙的土地上種植著芋頭,遍布百區。
無論是朝市還是山林,都有我的付出,
雖然不居住在京洛,也不在江湖之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于古人文化的敬佩和追溯的心情。他批評現代人常常抱怨古人所寫的詩詞數量有限,認為現在看到李亮功歸來的圖畫,就能明白古人的詩詞并不缺少。黃庭堅想學習淵明(指謝靈運),并打算寫一些賦詩,但他先要請教畫家摩詰來為他畫圖。他描述了自己修建的小池塘里有魚兒游動,而空閑的土地上種滿了芋頭。他表示自己在朝市和山林都有貢獻,雖然沒有居住在京洛(指京城洛陽)或江湖之中。
賞析:
黃庭堅的這首詩詞展示了他對古人文化的欽佩和對自身學識的追求。他認為現代人不應該輕視古人的成就,而是應該從他們身上學習。通過描述自己修建的小池塘和種滿芋頭的土地,他展現了自己對于生活的悠閑與安逸的追求。同時,他也表達了自己在朝廷和山野之間都有所貢獻的態度,堅守自己的立場,不為官職和江湖之名所動搖。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表達了對古人的敬佩和自身學識的追求,又展示了黃庭堅對于自由自在生活態度的堅守。它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思想風貌和追求,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
“先煩摩詰畫成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uī hé dōng pō tí lǐ liàng gōng guī lái tú
追和東坡題李亮功歸來圖
jīn rén cháng hèn gǔ rén shǎo, jīn dé jiàn zhī shuí wèi wú.
今人常恨古人少,今得見之誰謂無。
yù xué yuān míng guī zuò fù, xiān fán mó jí huà chéng tú.
欲學淵明歸作賦,先煩摩詰畫成圖。
xiǎo chí yǐ zhù yú qiān lǐ, xì dì réng zāi yù bǎi qū.
小池已筑魚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區。
cháo shì shān lín jù yǒu lèi, bù jū jīng luò bù jiāng hú.
朝市山林俱有累,不居京洛不江湖。
“先煩摩詰畫成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