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夕陽三徑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想見夕陽三徑里”全詩
三釜古人干祿意,一年慈母望歸心。
勞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見夕陽三徑里,亂蟬嘶罷柳陰陰。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初望淮山》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初望淮山》
風裘雪帽別家林,
紫燕黃鸝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祿意,
一年慈母望歸心。
勞生逆旅何休息,
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見夕陽三徑里,
亂蟬嘶罷柳陰陰。
中文譯文:
穿著風裘戴著雪帽離開家中的林地,
紫燕黃鸝已經深入夏季。
古人為了生活努力工作,
而我只盼望著一年一度慈母的歸心。
辛勞的旅途中,我怎能休息,
即使眼睛疲憊,看到山景也無法抵擋。
想象著夕陽照耀下的小徑,
蟬鳴聲在柳樹的陰影中逐漸停歇。
詩意和賞析:
《初望淮山》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位旅途勞頓的行人的心境和景物的變化。
首先,詩人描述了自己離開家中的林地,穿著風裘戴著雪帽,意味著他在嚴寒的天氣中出發。紫燕和黃鸝的出現表明已經深入夏季,暗示著時間的流逝。
接著,詩人通過對古人的干祿意和慈母的期待,與自己的逆旅和疾病形成了對比。古人為了謀生而努力工作,而詩人卻只能期待母親一年一度的歸心。這種對比凸顯了詩人的無奈和孤獨,同時也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自己勞頓的身體和疲憊的眼睛,無法抵擋對山水景色的向往。他想象著夕陽下的小徑,希望能夠在歸家的路上欣賞到美麗的景色。然而,亂蟬聲的停止預示著夏日的過去,柳樹的陰影也暗示著詩人的歸途并不平坦。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苦悶和思鄉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和對歸家的期待,同時也抒發了對逆境的堅韌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人在旅途中的心理狀態,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感慨。
“想見夕陽三徑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wàng huái shān
初望淮山
fēng qiú xuě mào bié jiā lín, zǐ yàn huáng lí yǐ xià shēn.
風裘雪帽別家林,紫燕黃鸝已夏深。
sān fǔ gǔ rén gàn lù yì, yī nián cí mǔ wàng guī xīn.
三釜古人干祿意,一年慈母望歸心。
láo shēng nì lǚ hé xiū xī, bìng yǎn kàn shān lì bù jīn.
勞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xiǎng jiàn xī yáng sān jìng lǐ, luàn chán sī bà liǔ yīn yīn.
想見夕陽三徑里,亂蟬嘶罷柳陰陰。
“想見夕陽三徑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