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似樊姬擁髻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似樊姬擁髻鬟”全詩
個里宛然多事在,世間搖望但云山。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甯子與追和予岳陽樓詩復次韻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甯子與追和予岳陽樓詩復次韻二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去年新霽獨憑欄,
山似樊姬擁髻鬟。
個里宛然多事在,
世間搖望但云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山水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詩人去年在霽天獨自倚欄桿,觀賞山景。"新霽"表示天空已經放晴,去年的景象歷歷在目。
第二句中,詩人把山比作樊姬,形容山峰猶如樊姬的頭發盤旋起伏。樊姬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美女,她的髻鬟曲折婉約,與山峰的形態相似。
第三句"個里宛然多事在",表達了詩人對山的情感。"個里"指的是山的周圍環境,"宛然多事在"表示山的周圍有許多趣事和景致。這句話意味著山不僅僅是一座靜態的自然景觀,而是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和故事。
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世間的觀察和思考。"搖望"表示人們對外界的期待和追求,而"但云山"則象征著世間的變幻和不可捉摸的事物。整句詩意呼應了前文,表示世間的紛繁和追求不過是如同云山般虛幻不定。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水景致,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抒發,傳遞了詩人對世間虛幻和人生追求的思考。同時,詩中的比喻和意象也增添了詩歌的美感和深度。
“山似樊姬擁髻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íng zi yǔ zhuī hé yǔ yuè yáng lóu shī fù cì yùn èr shǒu
甯子與追和予岳陽樓詩復次韻二首
qù nián xīn jì dú píng lán, shān shì fán jī yōng jì huán.
去年新霽獨憑欄,山似樊姬擁髻鬟。
gè lǐ wǎn rán duō shì zài, shì jiān yáo wàng dàn yún shān.
個里宛然多事在,世間搖望但云山。
“山似樊姬擁髻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