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鄉無路云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帝鄉無路云迷”全詩
欲問老翁歸處,帝鄉無路云迷。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有懷半山老人再次韻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懷半山老人再次韻二首》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啜羹不如放麑,
樂羊終愧巴西。
欲問老翁歸處,
帝鄉無路云迷。
詩意:
這首詩以懷念半山老人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老人的思念之情。詩中提到了啜羹和放麑、樂羊和巴西,這些都是與老人相關的景物和地名。最后兩句表達了對老人歸處的疑問和帝鄉(即烏雞國)無路云迷的感嘆。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凝練的意象,傳達了作者對半山老人的敬愛和思念之情。詩中的啜羹、放麑、樂羊、巴西等詞語并不常見,但通過對比和聯想,使得詩中的景物更加生動有趣。啜羹和放麑的對比,暗示了老人過去的清貧與現在的安逸。樂羊愧巴西的表達,映照出老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自愧不如。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老人去向的疑問,借用帝鄉無路云迷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老人歸宿的迷茫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表達了深情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景物和地名的運用,展現了對老人的敬重和仰慕。詩中的具體景物和抽象意象相結合,給人以聯想和想象的空間,使得詩意更加豐富深遠。這首詩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帶給讀者一種對過往歲月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帝鄉無路云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huái bàn shān lǎo rén zài cì yùn èr shǒu
有懷半山老人再次韻二首
chuài gēng bù rú fàng ní, lè yáng zhōng kuì bā xī.
啜羹不如放麑,樂羊終愧巴西。
yù wèn lǎo wēng guī chǔ, dì xiāng wú lù yún mí.
欲問老翁歸處,帝鄉無路云迷。
“帝鄉無路云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