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詩句挾風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令我詩句挾風霜”全詩
甘泉下澆藜莧腸,令我詩句挾風霜。
小人食珍敢取足,都城一飯炊白玉。
賜錢千萬民猶饑,雪後排檐凍銀竹。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再答景叔》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答景叔》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女三為粲當獻王,
三珍同盤乃得嘗。
甘泉下澆藜莧腸,
令我詩句挾風霜。
小人食珍敢取足,
都城一飯炊白玉。
賜錢千萬民猶饑,
雪后排檐凍銀竹。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社會現象,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貧富差距的思考和批評。詩中通過描繪女三為粲(指女三為王粲的妾室)受寵而享用珍饈美味的情景,以及小人貪婪地享受珍饈卻不顧百姓饑餓的事實,呈現出社會上貧富懸殊的現實。
賞析:
黃庭堅以犀利的筆觸,深刻地揭示了宋代社會中貧富差距的不公和社會弊病。詩中以女三為粲當獻王的情節為切入點,表達了權貴階層享受奢華生活的盛況。"三珍同盤乃得嘗"一句,形象地描繪了珍饈美味的盛宴。然而,接下來的描寫卻讓人感到哀嘆。"甘泉下澆藜莧腸",表達了大量人民生活在貧困中的艱辛。作者通過"令我詩句挾風霜"的表達,把自己的詩句與風霜相比,暗示自己的詩句只能是蒼白無力的。
接下來,作者以對比手法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小人食珍敢取足,都城一飯炊白玉",以小人(指權貴階層)貪婪地享受珍饈的形象,來對比都城(指京城)中百姓的生活。"賜錢千萬民猶饑",揭示了即使賜予了大量錢財,百姓仍然饑餓。最后,"雪后排檐凍銀竹"以寓意的方式,揭示了百姓們的生活在嚴寒中苦苦掙扎。
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揭示和對社會不公的批判,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不公與貧富差距的關切和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現實和社會弊病。
“令我詩句挾風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dá jǐng shū
再答景叔
nǚ sān wèi càn dāng xiàn wáng, sān zhēn tóng pán nǎi dé cháng.
女三為粲當獻王,三珍同盤乃得嘗。
gān quán xià jiāo lí xiàn cháng, lìng wǒ shī jù xié fēng shuāng.
甘泉下澆藜莧腸,令我詩句挾風霜。
xiǎo rén shí zhēn gǎn qǔ zú, dū chéng yī fàn chuī bái yù.
小人食珍敢取足,都城一飯炊白玉。
cì qián qiān wàn mín yóu jī, xuě hòu pái yán dòng yín zhú.
賜錢千萬民猶饑,雪後排檐凍銀竹。
“令我詩句挾風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