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耆舊想風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必知耆舊想風流”全詩
暄景半窗行野馬,雨寒疏竹上牽牛。
平生江海心猶在,退食詩書吏罷休。
□□□□□□力,必知耆舊想風流。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寄題瑩中野軒》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題瑩中野軒》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開軒城市如村落,
人似往時陳太邱。
暄景半窗行野馬,
雨寒疏竹上牽牛。
平生江海心猶在,
退食詩書吏罷休。
□□□□□□力,
必知耆舊想風流。
中文譯文:
打開窗戶,城市如同鄉村,
人們仿佛回到了過去的陳太邱。
溫暖的陽光從半扇窗戶射入,野馬在街上奔跑,
雨水寒冷,稀疏的竹林上有人牽著牛。
我平生的江海之心依然在,
退隱之后,放下了食物、詩書和官職。
□□□□□□力,
必然會理解老朋友們思念風流的心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人黃庭堅寫給朋友瑩中的一首詩。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個人情感,表達了自己對過去友誼的思念和對退隱生活的向往。
詩的開頭以對比的方式描述了城市和鄉村的差異,城市被詩人形容得像鄉村一樣寧靜,仿佛回到了過去與友人陳太邱相聚的時光。這種對鄉村的描繪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對自然與寧靜的追求。
接下來,詩人以溫暖的陽光、野馬和雨水寒冷的竹林牽牛等景物,展示了生活的變化和歲月的流轉。這些景物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情感的投射,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生命的感慨。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江海的熱愛和對退隱生活的選擇。他放下了詩書、官職和物質追求,選擇了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最后兩句詩中的□□□□□□力是缺失的部分,無法確定具體內容。但整體意思是,只有真正了解詩人的老朋友,才能理解他對過去風流時光的思念。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個人情感,傳達了詩人對友誼、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黃庭堅以簡練而意味深長的語言,表達了他內心的感慨和人生的選擇,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必知耆舊想風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yíng zhōng yě xuān
寄題瑩中野軒
kāi xuān chéng shì rú cūn luò, rén shì wǎng shí chén tài qiū.
開軒城市如村落,人似往時陳太邱。
xuān jǐng bàn chuāng xíng yě mǎ, yǔ hán shū zhú shàng qiān niú.
暄景半窗行野馬,雨寒疏竹上牽牛。
píng shēng jiāng hǎi xīn yóu zài, tuì shí shī shū lì bà xiū.
平生江海心猶在,退食詩書吏罷休。
lì, bì zhī qí jiù xiǎng fēng liú.
□□□□□□力,必知耆舊想風流。
“必知耆舊想風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