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立漁船野水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鷺立漁船野水乾”全詩
騶子雨中先馬去,村童煙外倚墻看。
鴉啼宰木秋風急,鷺立漁船野水乾。
花似去年堪折贈,插花人去淚闌干。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講武臺南有感》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講武臺南有感》是黃庭堅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臺南觀賞景色時的情感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月明猶在搭衣竿,
曉踏臺南路屈盤。
騶子雨中先馬去,
村童煙外倚墻看。
鴉啼宰木秋風急,
鷺立漁船野水乾。
花似去年堪折贈,
插花人去淚闌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臺南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人事物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描述了月光依然明亮,照耀在搭衣竿上,表明時間已經過了一夜,但月光仍然存在,昭示著歲月的流轉和不變。
接下來,詩人步行在臺南的曲折道路上,黎明時分,他感到路途的彎曲,暗示人生的起伏和曲折。在雨中,他看到騶子(古代指驛站的驛丞)先行出發,村童則靠在墻邊觀望,這描繪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各自奔忙的場景,也暗示著人們對于未來的期待和思考。
然后,詩人描述了鴉鳥的啼叫聲,木匠在秋風中忙碌的景象,以及鷺鳥站立在漁船上,野水已經干涸。這些細節表現了自然界的變遷,也隱含了人事的變遷和生活的起伏。
最后,詩人提到花朵已經開放,可以作為禮物贈送給他人,但插花的人已經離去,他在心中默默流淚。這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感傷和對曾經的人事物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通過描繪臺南的景色和生活場景,抒發了作者對光陰流逝、人事物變遷的思考和感慨。同時,詩中所展現的細膩情感和景物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憂傷和對過去時光的留戀之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鷺立漁船野水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g wǔ tái nán yǒu gǎn
講武臺南有感
yuè míng yóu zài dā yī gān, xiǎo tà tái nán lù qū pán.
月明猶在搭衣竿,曉踏臺南路屈盤。
zōu zi yǔ zhōng xiān mǎ qù, cūn tóng yān wài yǐ qiáng kàn.
騶子雨中先馬去,村童煙外倚墻看。
yā tí zǎi mù qiū fēng jí, lù lì yú chuán yě shuǐ gān.
鴉啼宰木秋風急,鷺立漁船野水乾。
huā shì qù nián kān zhé zèng, chā huā rén qù lèi lán gān.
花似去年堪折贈,插花人去淚闌干。
“鷺立漁船野水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