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巢不處避歲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成巢不處避歲鵲”全詩
金錢滿地無人費,一斛明珠薏苡秋。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平原郡齋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平原郡齋二首》是黃庭堅的作品,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詩意和賞析價值。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平原郡齋二首》
成巢不處避歲鵲,
得巢不安呼婦鳩。
金錢滿地無人費,
一斛明珠薏苡秋。
譯文:
筑巢的鳥兒不敢停留以避開歲月的不幸,
得到了溫暖的巢穴卻無法安享其樂。
金錢堆積如山,卻無人花費,
一斛明珠和珍貴的薏苡被荒年所遺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黃庭堅自己的官職平原郡齋為背景,表達了他在政治和社會動蕩時期的感受和思考。
首兩句“成巢不處避歲鵲,得巢不安呼婦鳩”描繪了作者自己的境況。鳥兒在筑巢時,因為害怕歲月的不幸而不敢停留,而當它們終于找到安全的巢穴時,卻無法安享其樂,因為婦鳩的聲音不停地響起,給它們帶來了困擾。這種寓意可以被理解為作者在政治斗爭和世道動蕩的時期,他即使在官職中找到了一片安寧,卻仍然無法逃脫種種困擾和憂慮。
接下來的兩句“金錢滿地無人費,一斛明珠薏苡秋”則揭示了社會的現狀。金錢如山堆積,卻無人花費,明珠和珍貴的薏苡也被遺忘。這反映了當時社會貧富分化嚴重,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而大多數人卻無法分享這種財富。詩中的明珠和薏苡象征著珍貴的物品,但它們在荒年季節無人問津,暗示了社會的困頓和不公。
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局的觸動和思考。黃庭堅以巧妙的比喻和意象,描繪了自己和社會的困境,體現了他對于政治腐敗、社會不公以及人們困境的關切。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傳達了作者深思熟慮的觀察和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和思想內涵。
“成巢不處避歲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ng yuán jùn zhāi èr shǒu
平原郡齋二首
chéng cháo bù chǔ bì suì què, dé cháo bù ān hū fù jiū.
成巢不處避歲鵲,得巢不安呼婦鳩。
jīn qián mǎn dì wú rén fèi, yī hú míng zhū yì yǐ qiū.
金錢滿地無人費,一斛明珠薏苡秋。
“成巢不處避歲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