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著潛夫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解著潛夫論”全詩
學語囀春鳥,涂窗行暮鴉。
欲嗔王母惜,稍慧女兄夸。
解著潛夫論,不妨無外家。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嘲小德》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嘲小德》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黃庭堅中年時期的生活狀態,以及他對于世俗功名和家庭瑣事的嘲諷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中年舉兒子,
漫種老生涯。
學語囀春鳥,
涂窗行暮鴉。
欲嗔王母惜,
稍慧女兄夸。
解著潛夫論,
不妨無外家。
詩詞的意境主要表達了黃庭堅在中年階段撫養兒子、悠閑度日的生活狀態。他以詩詞的形式記錄自己與自然界的互動,通過觀察春天的鳥兒囀鳴、傍晚飛過窗前的烏鴉,表達了自己與自然的交流與融合。
在詩詞中,黃庭堅也表達了對于一些家庭瑣事和世俗功名的嘲諷。他提到了"王母",指的是傳說中掌管人間壽命的神仙,暗示了自己對于衰老和有限壽命的無奈和不滿。他也提到了"女兄",可能是指自己的姐姐,略顯得自夸,暗示了對家庭中一些瑣事的看淡和不以為然。
最后兩句"解著潛夫論,不妨無外家"表達了黃庭堅的思考和態度。"解著潛夫論"指的是黃庭堅自己的著作《潛夫論》,這是一本討論修身養性的書籍。通過提到這本書,黃庭堅表達了自己對于追求內心修養的重要性的思考。"不妨無外家"則是他的態度,意味著他并不在乎外界的評價和功名,更加注重內心的平和和修養。
這首詩詞展現了黃庭堅中年時期的生活態度和思考,以及對于世俗瑣事和功名利祿的嘲諷。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家庭瑣事的嘲諷,表達了黃庭堅對于內心修養和平和生活的追求。
“解著潛夫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xiǎo dé
嘲小德
zhōng nián jǔ ér zi, màn zhǒng lǎo shēng yá.
中年舉兒子,漫種老生涯。
xué yǔ zhuàn chūn niǎo, tú chuāng xíng mù yā.
學語囀春鳥,涂窗行暮鴉。
yù chēn wáng mǔ xī, shāo huì nǚ xiōng kuā.
欲嗔王母惜,稍慧女兄夸。
jiě zhe qián fū lùn, bù fáng wú wài jiā.
解著潛夫論,不妨無外家。
“解著潛夫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