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憐得句無人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遙憐得句無人賞”全詩
遙憐得句無人賞,走馬城東覓道安。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杜仲觀二絕》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杜仲觀二絕》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短舞朱裙愜醉看,
惜公官守隔江干。
遙憐得句無人賞,
走馬城東覓道安。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黃庭堅在某個場合觀賞到一位女子短暫舞動朱紅裙裾的景象,并因為官職的限制無法與她有更多接觸而感到惋惜。他感嘆自己的才華無人欣賞,于是騎馬東行,希望能在城的東邊尋找到內心的寧靜和安定。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幅情景畫面,通過描寫短舞朱裙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美的欣賞和對生活中的遺憾之情。黃庭堅對于自己官職的束縛感到遺憾,因為這限制了他與外界交流和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他抱怨自己的才華無人賞識,展現了一種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之感。最后,他選擇騎馬東行,希望能在城東尋找到一片寧靜的土地,尋求內心的安定和滿足。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意境深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對官職束縛的無奈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黃庭堅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相得益彰,使得整首詩詞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遙憐得句無人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ù zhòng guān èr jué
次韻杜仲觀二絕
duǎn wǔ zhū qún qiè zuì kàn, xī gōng guān shǒu gé jiāng gān.
短舞朱裙愜醉看,惜公官守隔江干。
yáo lián dé jù wú rén shǎng, zǒu mǎ chéng dōng mì dào ān.
遙憐得句無人賞,走馬城東覓道安。
“遙憐得句無人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