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邦故令成器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迷邦故令成器晚”全詩
小人負弩得開道,掃葉張飲林巖幽。
相傳有石非地產,列仙持來自羅浮。
酒酣步出云雨上,南撫方城西嵩丘。
林端乃見石空洞,猛獸贔屭踞上頭。
鳥道兔迒謀挽致,萬牛不動五丁愁。
道家蓬萊見仙伯,我亦洗湔與清流。
探囊贈研頗宜墨,近出黃山非遠求。
乃知此山自才美,物欲致用當窮搜。
迷邦故令成器晚,不琢元非匠石羞。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李之純少監惠硯》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李之純少監惠硯》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公山下黃雞秋,
在黃公山下,黃雞啼鳴的秋天,
持節恤刑曾少休。
擔負管理司法的職責,關心刑獄事務從未間斷。
小人負弩得開道,
小人背負著弓箭,能夠開辟出一條道路,
掃葉張飲林巖幽。
清掃落葉,張開喉嚨在山巖幽處暢飲。
相傳有石非地產,
相傳這塊石頭并非產自這片土地,
列仙持來自羅浮。
傳說中仙人們從羅浮山帶來了這塊石頭。
酒酣步出云雨上,
酒意醉人,踏步行走在云霧之上,
南撫方城西嵩丘。
南方的邊城西嵩丘,黃庭堅在那里放松身心。
林端乃見石空洞,
林邊才能看見石頭洞穴,
猛獸贔屭踞上頭。
兇猛的野獸盤踞在洞口。
鳥道兔迒謀挽致,
鳥道上的兔子悄悄地謀求逃脫,
萬牛不動五丁愁。
成千上萬的牛都不愿動彈,五丁(指五個人)感到憂愁。
道家蓬萊見仙伯,
道家修煉之人能夠見到仙人,
我亦洗湔與清流。
我也希望洗凈自己,與清流為伍。
探囊贈研頗宜墨,
探囊取物,贈送研磨硯臺非常適宜用墨,
近出黃山非遠求。
近在黃山,無需遠行尋找。
乃知此山自才美,
由此可知,這座山自有其美,
物欲致用當窮搜。
物質的需求要達到最佳的利用才能盡情搜尋。
迷邦故令成器晚,
迷失國度才促使器具晚成,
不琢元非匠石羞。
不經過琢磨,原料的價值無法體現。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黃公山的景色和黃庭堅在山中的經歷,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贊美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黃庭堅以山水為背景,通過描述小人的奮發努力、自然界的生靈活動以及道家的修煉之道,表達了對于人生中不同境遇的理解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中有對自然界的描繪,也有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思想和感悟。
“迷邦故令成器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ǐ zhī chún shǎo jiān huì yàn
次韻李之純少監惠硯
huáng gōng shān xià huáng jī qiū, chí jié xù xíng céng shǎo xiū.
黃公山下黃雞秋,持節恤刑曾少休。
xiǎo rén fù nǔ dé kāi dào, sǎo yè zhāng yǐn lín yán yōu.
小人負弩得開道,掃葉張飲林巖幽。
xiāng chuán yǒu shí fēi dì chǎn, liè xiān chí lái zì luó fú.
相傳有石非地產,列仙持來自羅浮。
jiǔ hān bù chū yún yǔ shàng, nán fǔ fāng chéng xī sōng qiū.
酒酣步出云雨上,南撫方城西嵩丘。
lín duān nǎi jiàn shí kōng dòng, měng shòu bì xì jù shàng tou.
林端乃見石空洞,猛獸贔屭踞上頭。
niǎo dào tù háng móu wǎn zhì, wàn niú bù dòng wǔ dīng chóu.
鳥道兔迒謀挽致,萬牛不動五丁愁。
dào jiā péng lái jiàn xiān bó, wǒ yì xǐ jiān yǔ qīng liú.
道家蓬萊見仙伯,我亦洗湔與清流。
tàn náng zèng yán pō yí mò, jìn chū huáng shān fēi yuǎn qiú.
探囊贈研頗宜墨,近出黃山非遠求。
nǎi zhī cǐ shān zì cái měi, wù yù zhì yòng dāng qióng sōu.
乃知此山自才美,物欲致用當窮搜。
mí bāng gù lìng chéng qì wǎn, bù zuó yuán fēi jiàng shí xiū.
迷邦故令成器晚,不琢元非匠石羞。
“迷邦故令成器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