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欲問許玉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來欲問許玉斧”全詩
我來欲問許玉斧,二十四峰如髻鬟。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魏夫人壇》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魏夫人壇》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獨自掃過眉毛仿佛是遠山,
春風瑤草映照著她紅顏。
我來到這里欲向許玉斧請教,
二十四座山峰如同她的鬢發。
詩意:
《魏夫人壇》描繪了一幅山水環繞的景象,以及詩人對魏夫人的贊美之情。詩中的魏夫人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她的眉毛如同遠山,整個春天都被她的美麗所照亮。詩人來到魏夫人的壇場,希望能向她請教,但是他發現周圍的二十四座山峰就像是她的鬢發一樣美麗。
賞析:
《魏夫人壇》以山水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魏夫人的容貌和山峰的形象,展現了詩人對魏夫人的傾慕之情。詩中的山峰被賦予了女性的特質,與魏夫人的美貌相映成趣。這種將自然景物與女性形象相融合的手法,既表達了詩人對魏夫人的美麗贊美,又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感受。
整首詩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女性容貌與山峰的形象相連結,以突出魏夫人的美麗。同時,詩人的自愧不如也體現了他對魏夫人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在女性美麗面前的自卑感。這種表達手法使得詩詞更具有感情色彩,詩人的情感也更加貼近讀者。
總的來說,《魏夫人壇》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女性美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魏夫人的傾慕之情,同時展示了他對自然的敏感和細膩的觀察力。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塑造了美景和人物形象,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觸動。
“我來欲問許玉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fū rén tán
魏夫人壇
dú sǎo é méi zuò yuǎn shān, chūn fēng yáo cǎo zhào zhū yán.
獨掃蛾眉作遠山,春風瑤草照朱顏。
wǒ lái yù wèn xǔ yù fǔ, èr shí sì fēng rú jì huán.
我來欲問許玉斧,二十四峰如髻鬟。
“我來欲問許玉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