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泥出泥圣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入泥出泥圣功”全詩
君看根元種性,六窗九竅玲瓏。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白蓮庵頌》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蓮庵頌》是宋代詩人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入泥出泥圣功,
香光透塵透風。
君看根元種性,
六窗九竅玲瓏。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廟宇的景象,稱為"白蓮庵"。廟宇的修建和其中的佛像被贊美為"圣功",說明它們是經過精心雕琢和呵護的。"入泥出泥"表達了這些佛像以泥土為材料制成,但它們的品質卻超越了凡俗的塵世。"香光透塵透風"描繪了香煙的氣味和光輝穿透廟宇的墻壁,散發出一種神圣的氣息。
詩的后兩句"君看根元種性,六窗九竅玲瓏"表達了黃庭堅對廟宇佛像的贊嘆之情。"根元"指的是佛像的根基,黃庭堅表達了對佛像內在本質的觀察和理解。"六窗九竅"形容佛像的眼睛和耳朵,突顯了它們的精細雕刻和生動形象。"玲瓏"則表示佛像的精致和優雅。
賞析:
黃庭堅的《白蓮庵頌》通過對廟宇佛像的描繪,表達了對佛教藝術和信仰的贊美之情。詩詞中使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入泥出泥"、"香光透塵透風"等,生動地描繪了佛像的形象和氛圍。同時,詩人將注意力放在佛像的內在和根基上,表達了對佛教信仰的深入思考和敬重之情。
詩詞的賞析還體現了黃庭堅的藝術追求和對細節的關注。他用"六窗九竅"來形容佛像的眼睛和耳朵,展示了佛像的精細工藝和美感。詩中的"玲瓏"一詞更是突出了佛像的精致和優雅之處。
總的來說,黃庭堅的《白蓮庵頌》通過對廟宇佛像的描寫,展現了對佛教藝術和信仰的贊美,同時也展示了他對藝術細節的關注和追求。這首詩詞以其精巧的表達和深入的思考,讓讀者感受到了佛像的神圣之美。
“入泥出泥圣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lián ān sòng
白蓮庵頌
rù ní chū ní shèng gōng, xiāng guāng tòu chén tòu fēng.
入泥出泥圣功,香光透塵透風。
jūn kàn gēn yuán zhǒng xìng, liù chuāng jiǔ qiào líng lóng.
君看根元種性,六窗九竅玲瓏。
“入泥出泥圣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