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竹枝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湖南湖北竹枝歌”全詩
此曲朱門歌不得,湖南湖北竹枝歌。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王穉川客舍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王穉川客舍二首》是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作者在王穉川的客舍中的感受和情緒。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身如病鶴翅翎短,
心似亂絲頭緒多。
此曲朱門歌不得,
湖南湖北竹枝歌。
譯文:
身體猶如病態的鶴,羽翅變得短小,
內心卻像紛亂的絲線,思緒繁多。
這首歌曲無法在豪門富室中唱響,
只能唱湖南湖北的竹枝曲。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作者身心狀態的描繪,表達了一種無法適應豪門富貴生活的孤獨和無奈。作者將自己形容為病態的鶴,翅膀短小,暗示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法展翅高飛。而內心的思緒紛亂,無法得到寧靜和安定。作者認識到自己無法適應朝廷的宴樂和娛樂場所,只能寄托情感于湖南湖北的竹枝曲,表達自己對故鄉和簡樸生活的思念和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比手法展示了作者的身心困境。通過將自己比作病鶴和亂絲,表現出作者的孤獨和思緒的紛亂,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對于豪門富貴生活的無法適應。在這種環境中,作者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思緒,只能寄托于湖南湖北的竹枝曲,表達對故鄉和樸素生活的懷念和向往之情。
這首詩詞中的意象生動,語言簡練,通過對比手法增強了詩意的表達。同時,詩中所描繪的情感和思想也具有普遍性,使讀者能夠產生共鳴。整首詩詞喚起了人們對于追求真實自我的思考,以及對于樸素生活的向往和珍視。
“湖南湖北竹枝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zhì chuān kè shè èr shǒu
次韻王穉川客舍二首
shēn rú bìng hè chì líng duǎn, xīn shì luàn sī tóu xù duō.
身如病鶴翅翎短,心似亂絲頭緒多。
cǐ qū zhū mén gē bù dé, hú nán hú běi zhú zhī gē.
此曲朱門歌不得,湖南湖北竹枝歌。
“湖南湖北竹枝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