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遣角弓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遣角弓鳴”全詩
莫遣角弓鳴,驚飛不成字。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畫鵝雁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畫鵝雁二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水國鴻雁秋,
煙沙風日麗。
莫遣角弓鳴,
驚飛不成字。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季水國飛行的雁鳥景象。黃庭堅以簡潔的筆觸,表達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靜謐。他勸告人們不要打擾雁鳥的飛行,以免驚飛它們,使它們無法形成有意義的字句。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黃庭堅獨特的寫景技巧和深刻的哲理思考。首兩句"水國鴻雁秋,煙沙風日麗"描繪了秋季水墨畫般的景色,水國中飛翔的鴻雁在煙沙、風日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接下來的兩句"莫遣角弓鳴,驚飛不成字"則是黃庭堅的寓意所在。他借雁鳥的飛行來表達對寧靜和自然的向往,暗示人們應該保持心靈的平靜,不要做出無謂的干擾。
黃庭堅擅長以極簡的文字表達深遠的思考,這首詩詞也是他作品中的典型之一。他通過描述自然景色,寄托了對寧靜與和諧的追求,以及對人們追逐名利、擾亂自然秩序的警示。這首詩詞在表現自然美的同時,也有一種儒雅的情調和哲學的內涵,使人們在閱讀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思考和啟迪。
“莫遣角弓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uà é yàn èr shǒu
題畫鵝雁二首
shuǐ guó hóng yàn qiū, yān shā fēng rì lì.
水國鴻雁秋,煙沙風日麗。
mò qiǎn jiǎo gōng míng, jīng fēi bù chéng zì.
莫遣角弓鳴,驚飛不成字。
“莫遣角弓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