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壺勸沽亦不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提壺勸沽亦不惡”全詩
林中解道不如歸,家人應念思歸樂。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向和卿行松滋縣與鄒天錫夜語南極亭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向和卿行松滋縣與鄒天錫夜語南極亭二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雪泥滑滑到山郭,
提壺勸沽亦不惡。
林中解道不如歸,
家人應念思歸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在某個寒冷的冬夜中,與朋友向和卿、鄒天錫相聚在南極亭的情景。詩中描述了雪泥滑滑地鋪滿了山郭,作者不禁提起酒壺,勸朋友們一起暢飲。然而,盡管在林中散心、解悶也是件愉快的事情,但黃庭堅認為與家人團聚的快樂才是無與倫比的,他向朋友們表達了思鄉之情,并希望大家也能體會到歸家的樂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個冬夜的場景,通過雪泥和提壺的描繪,增添了冬日的寒冷氛圍。作者借此描繪自己和朋友們的相聚,探討了人們在外游蕩時的心理感受。盡管在林中解道也是一種逍遙自在的境地,但黃庭堅認為與家人團聚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他通過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和對歸家的向往,展現了家庭情感和人情之間的紐帶。
此詩描寫簡潔而富有意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家庭情感的表達,展示了作者對家鄉和親人的深深眷戀。同時,詩中的情感也引發了讀者對家庭的思考和感悟,表達了對家庭溫暖和團結的向往。
總而言之,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生動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傳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和對歸家的向往,同時也喚起了讀者對家庭溫暖和團結的共鳴。
“提壺勸沽亦不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xiàng hé qīng xíng sōng zī xiàn yǔ zōu tiān xī yè yǔ nán jí tíng èr shǒu
次韻向和卿行松滋縣與鄒天錫夜語南極亭二首
xuě ní huá huá dào shān guō, tí hú quàn gū yì bù è.
雪泥滑滑到山郭,提壺勸沽亦不惡。
lín zhōng jiě dào bù rú guī, jiā rén yīng niàn sī guī lè.
林中解道不如歸,家人應念思歸樂。
“提壺勸沽亦不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