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花夜半知我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燈花夜半知我喜”全詩
燈花夜半知我喜,恰是舊山穿石聲。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新泉》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新泉》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墻根新冽寒泉眼,
風廊一股來泠泠。
燈花夜半知我喜,
恰是舊山穿石聲。
詩詞中文譯文:
在墻根處,新鮮而涼爽的泉水從泉眼中涌出,
風吹過走廊,帶來一股清涼的氣息。
深夜時分,燈花靜靜地燃燒,只有它知道我內心的喜悅,
此時正是舊山中穿石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寫給柳子玉的十首詩之一,以描寫新泉為主題。詩人通過精巧而簡潔的語言,展示了泉水清涼、流動的景象,以及燈花燃燒和山中穿石的聲音。
首先,詩人描述了泉眼位于墻根處的情景,使用了形容詞"新冽"來形容泉水的清新和寒冷,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接著,詩人敘述了風吹過走廊的情景,用詞"一股來泠泠"形象地表達了風帶來的涼爽氣息。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將視線轉向夜晚的燈花。他說燈花在深夜的時候知道他的喜悅,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感到寧靜和滿足。最后,詩人以"舊山穿石聲"來結束全詩,這句話意味著在寧靜的夜晚,他能夠聽到舊山中穿石的聲音,表達了一種對自然山水的親近和感悟。
整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感受,通過描繪清涼的泉水、風的吹拂、燈花的明亮和山中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對自然的贊美。同時,詩中運用了寥寥數語,給讀者留下了余韻和想象的空間,使人們能夠在閱讀中產生共鳴,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寧靜。
“燈花夜半知我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iǔ zi yù guān shě shí shǒu zhī xīn quán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新泉
qiáng gēn xīn liè hán quán yǎn, fēng láng yī gǔ lái líng líng.
墻根新冽寒泉眼,風廊一股來泠泠。
dēng huā yè bàn zhī wǒ xǐ, qià shì jiù shān chuān shí shēng.
燈花夜半知我喜,恰是舊山穿石聲。
“燈花夜半知我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