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中亦有文字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邑中亦有文字樂”全詩
邑中亦有文字樂,惜不同君澗谷盤。
觀山千尺夜泉落,快閣六月江風寒。
往尋佳境不知處,掃壁覓我題詩看。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送呂知常赴太和丞》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呂知常赴太和丞》是黃庭堅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去太和,心懷期望,呂君初次得到太和的官職。
邑中也有文字和音樂,但可惜不能與君共享山澗和山谷的美景。
觀賞千尺的山峰,夜晚聽著泉水落下,快樂的閣樓,六月的江風寒冷。
我前往尋找美好的境地,但不知道去哪里,只能在墻上尋找我留下的題詩。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送別呂知常赴太和任職的作品。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呂知常的祝福和對美好環境的向往。詩中描繪了山峰、泉水、閣樓和江風等景物,展現了自然的壯麗和優美。詩人表示自己也想尋找美好的境地,但卻不知道去哪里,只能在墻上尋找自己曾經留下的題詩,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追求。
賞析:
黃庭堅以簡潔明快的筆觸,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示了他獨特的詩意和情感。詩詞中山水景色的描繪以及對呂知常赴任的送別,體現了詩人對友誼和美好環境的向往。詩中的山峰、泉水和江風等自然元素,通過形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寧靜、壯美和富有詩意的氛圍。黃庭堅通過境地的尋找,抒發了對未來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留戀和懷念之情。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形成了一幅唯美而富有意境的畫卷。
“邑中亦有文字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ǚ zhī cháng fù tài hé chéng
送呂知常赴太和丞
wǒ qù tài hé yù qī yǐ, lǚ jūn chū dé tài hé guān.
我去太和欲期矣,呂君初得太和官。
yì zhōng yì yǒu wén zì lè, xī bù tóng jūn jiàn gǔ pán.
邑中亦有文字樂,惜不同君澗谷盤。
guān shān qiān chǐ yè quán luò, kuài gé liù yuè jiāng fēng hán.
觀山千尺夜泉落,快閣六月江風寒。
wǎng xún jiā jìng bù zhī chù, sǎo bì mì wǒ tí shī kàn.
往尋佳境不知處,掃壁覓我題詩看。
“邑中亦有文字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