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題作東丁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人題作東丁水”全詩
我為改名方響洞,要知山水有清音。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東丁水》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東丁水》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人為題東丁水,
自古東丁保持至今。
我改名為方響洞,
欲知山水有清音。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東丁水的贊美和思考。東丁水是古人曾經題刻過的地名,它的名字從古至今一直保留下來。黃庭堅決定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方響洞",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個名字傳達出山水之間的清音之美。詩人借東丁水這個象征,表達了自己對自然山水之音的向往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首句"古人為題東丁水"直接點明了古人曾經為東丁水題刻的事實,為接下來的表達奠定了基礎。第二句"自古東丁保持至今"表明了東丁水這個名字一直延續至今,突顯了它的歷史悠久。接著,詩人以"我改名為方響洞"的方式展示了自己對東丁水的贊美和對清音之美的追求。最后一句"欲知山水有清音"則呼應了詩人的初衷,表達了他希望通過改名來傳達山水之間的清音之美。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明確的表達,抒發了詩人對山水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同時,詩詞中的名字改動也體現了詩人對個人命運的思考和選擇。整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個人命運的思索,給人以啟迪和感悟。
“古人題作東丁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dōng dīng shuǐ
題東丁水
gǔ rén tí zuò dōng dīng shuǐ, zì gǔ dōng dīng zhí dào jīn.
古人題作東丁水,自古東丁直到今。
wǒ wèi gǎi míng fāng xiǎng dòng, yào zhī shān shuǐ yǒu qīng yīn.
我為改名方響洞,要知山水有清音。
“古人題作東丁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