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居門巷似烏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靜居門巷似烏衣”全詩
別乘同來二千石,化民曾寄十三徽。
寒香亭下方遺愛,吏隱堂中已息機。
暫與計司參婉畫,百城官吏借光輝。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與黔倅張茂宗》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黔倅張茂宗》是宋代詩人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靜居門巷似烏衣,
文采風流眾所歸。
別乘同來二千石,
化民曾寄十三徽。
寒香亭下方遺愛,
吏隱堂中已息機。
暫與計司參婉畫,
百城官吏借光輝。
譯文:
住處宛如烏衣的靜居門巷,
文采風流受到眾人的贊譽。
離別時同乘的官職雖然只有二千石,
卻曾經對百姓產生過十三次恩徽。
在寒香亭下留下了令人懷念的愛意,
在吏隱堂內已經放下了政務之機。
暫時與計司參觀婉畫,
借助百城的官吏之光輝。
詩意:
這首詩詞寫了黃庭堅與黔倅張茂宗之間的交往和別離。黃庭堅以靜謐的居所比喻自己,并自謙地表示自己的文采和風流受到了眾人的欣賞。他與張茂宗一起分別時,黃庭堅表達了對張茂宗擔任的官職的低調贊美,雖然官職不高,但曾給百姓帶來了十三次恩徽(即恩惠)。詩中還描述了黃庭堅離別后的生活,他在寒香亭下懷念與張茂宗的友誼,放下了政務之機,暫時參觀計司的婉畫,借助百城的官吏之光輝。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黃庭堅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和對友情的珍視。他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描繪了寧靜的居所和懷念的情景。通過表揚張茂宗在官職上的低調和為百姓做出的貢獻,黃庭堅表達了對朋友的敬意和對公正官員的贊賞。詩中的婉轉之情和對光輝的借用,展示了黃庭堅對友情和情感的追求,以及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思考。
整首詩詞行文簡潔明快,用詞質樸自然,情感真摯。通過對居所、友情和官職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友情和公正官員的向往和贊美。這首詩詞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文學風格和深邃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人生哲理。
“靜居門巷似烏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qián cuì zhāng mào zōng
與黔倅張茂宗
jìng jū mén xiàng shì wū yī, wén cǎi fēng liú zhòng suǒ guī.
靜居門巷似烏衣,文采風流眾所歸。
bié chéng tóng lái èr qiān dàn, huà mín céng jì shí sān huī.
別乘同來二千石,化民曾寄十三徽。
hán xiāng tíng xià fāng yí ài, lì yǐn táng zhōng yǐ xī jī.
寒香亭下方遺愛,吏隱堂中已息機。
zàn yǔ jì sī cān wǎn huà, bǎi chéng guān lì jiè guāng huī.
暫與計司參婉畫,百城官吏借光輝。
“靜居門巷似烏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