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哉麟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仁哉麟哉”全詩
有定而不抵,仁哉麟哉。
有角而不觸,仁哉麟哉。
今之人,一朝之忿以觸人,滅身辱親。
嗚呼,人中有獸,獸中有人。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麟趾贊》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麟趾贊》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麟有趾而不踢,仁哉麟哉。
有定而不抵,仁哉麟哉。
有角而不觸,仁哉麟哉。
今之人,一朝之忿以觸人,滅身辱親。
嗚呼,人中有獸,獸中有人。
中文譯文:
麟有蹄卻不踢,多么仁慈的麟啊。
有力量卻不爭斗,多么仁慈的麟啊。
有角卻不觸犯他人,多么仁慈的麟啊。
如今的人們,因一時的憤怒而傷害他人,毀掉自己,辱沒自己的親人。
唉呼,人類之中有野獸,野獸之中有人。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麟的形象進行贊美,表達了仁慈的品質和對人性的反思。麟作為傳統文化中象征著吉祥和仁愛的神獸,具有蹄、角和力量,卻不使用它們來攻擊他人,展現出非凡的仁慈和自律。與之相比,現實中的人們常常因為短暫的怒火而傷害他人,從而自毀前程,帶來恥辱和痛苦。詩人深刻地指出,人類之中也存在著野獸一般的行為,而野獸之中也有體現人性的善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麟的形象描繪,將其與現實中人類的行為進行對比,展現出仁慈和自律的重要性。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通過反思人性中的善與惡,引發了讀者對道德和人性的思考。詩詞中的反問句"嗚呼,人中有獸,獸中有人"使人們感到深深的憂慮,同時也呼喚著個體和社會的改變。這首詩詞以簡練的形式傳達了作者對人性的思索和對道德價值的追求,給人以啟迪和警示。
“仁哉麟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zhǐ zàn
麟趾贊
lín yǒu zhǐ ér bù dì, rén zāi lín zāi.
麟有趾而不踶,仁哉麟哉。
yǒu dìng ér bù dǐ, rén zāi lín zāi.
有定而不抵,仁哉麟哉。
yǒu jiǎo ér bù chù, rén zāi lín zāi.
有角而不觸,仁哉麟哉。
jīn zhī rén, yī zhāo zhī fèn yǐ chù rén, miè shēn rǔ qīn.
今之人,一朝之忿以觸人,滅身辱親。
wū hū, rén zhōng yǒu shòu, shòu zhōng yǒu rén.
嗚呼,人中有獸,獸中有人。
“仁哉麟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