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下書來望鴻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下書來望鴻雁”全詩
日下書來望鴻雁,江頭花發醉貔貅。
巴滇有馬駒空老,林箐無人葉自秋。
能為將軍歌此曲,鳴機割錦與纏頭。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送高士敦赴成都鈐轄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高士敦赴成都鈐轄二首》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鈐金印臨參井,
控蜀通秦四十州。
日下書來望鴻雁,
江頭花發醉貔貅。
巴滇有馬駒空老,
林箐無人葉自秋。
能為將軍歌此曲,
鳴機割錦與纏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高士敦去成都擔任鈐轄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高士敦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精練的語言勾勒出了送別場景的壯麗氛圍。首兩句描繪了高士敦接受重任,代表朝廷掌管蜀地和秦地的局面。"玉鈐金印臨參井,控蜀通秦四十州",形象地表達了他的威嚴和權力。接下來的兩句"日下書來望鴻雁,江頭花發醉貔貅",表達了他在成都接受朝廷命令,遠離故鄉,詩人以自然景物來形容離別的情感,鴻雁歸來的時節,花開的美景,以及醉態的貔貅,突出了離別的悲傷之情。
詩的后兩句"巴滇有馬駒空老,林箐無人葉自秋",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巴滇"代表了四川和云南兩地,"有馬駒空老"意味著馬匹無人乘騎而變得憔悴,"林箐無人葉自秋"則描繪了荒涼的林間景象。這些描寫以對比的手法凸顯了離別之后,故鄉的荒蕪與無人的蕭條。
最后兩句"能為將軍歌此曲,鳴機割錦與纏頭"表達了詩人對高士敦的敬佩之情。詩人稱頌高士敦能夠擔任鈐轄之職,并以此歌頌他的功績。"鳴機割錦與纏頭"是表達對高士敦的祝愿,希望他能夠有所作為,旗幟飄揚。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離別場景和故鄉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高士敦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故鄉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和夸張手法,結構簡潔緊湊,意境深遠,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藝術才華。
“日下書來望鴻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āo shì dūn fù chéng dū qián xiá èr shǒu
送高士敦赴成都鈐轄二首
yù qián jīn yìn lín cān jǐng, kòng shǔ tōng qín sì shí zhōu.
玉鈐金印臨參井,控蜀通秦四十州。
rì xià shū lái wàng hóng yàn, jiāng tóu huā fā zuì pí xiū.
日下書來望鴻雁,江頭花發醉貔貅。
bā diān yǒu mǎ jū kōng lǎo, lín qìng wú rén yè zì qiū.
巴滇有馬駒空老,林箐無人葉自秋。
néng wéi jiāng jūn gē cǐ qū, míng jī gē jǐn yǔ chán tóu.
能為將軍歌此曲,鳴機割錦與纏頭。
“日下書來望鴻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